“自己当老板,自己创事业,并非那么容易,所有的困难、压力都要自己扛着。”初涉“市场大潮”的毛传福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1997年8月,他创建大山国际实业(香港)公司,1998年6月成立大山合食品(深圳)公司。
当时在深圳的庆元企业就有6家,“身价”都在千万以上,从事香菇生意的就有2000多人,被当地人成为“香菇特别行政乡”。
身边强手如云,自己面临生存压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正当毛传福思索如何打破竞争格局、增强竞争力的时候,一场始料未及的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
破产流言、股东退出、“菇灾”来临……各种对大山合不利的因素接踵而至。毛传福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咬牙坚持、设法突围”,那段时间他的体重下降了15斤。
面对这生死攸关的考验,毛传福反其道而行之,作出两个决定。一是不用合同做生意、用真诚做生意,与客户风雨同舟给客户返利2%。二是紧紧贴着市场跑,第一时间清空库存,再到菇农手中收购,让购销链“动”起来。这看似“损己利人”两招,不仅让毛传福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更大的市场,还奇迹般的盈利了100多万元。“大山合食品”一跃成了国外从中国购买菌菇的首选公司。
“要享受就不要从事农业行业。”“哪里有贫穷,哪里有落后,哪里就有大山人。”“大山的使命是发展菇类事业、传播健康文化、造福一方百姓、增强人类体质。” 这些毛传福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把“大山”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吃苦、勤俭、诚信、创新。
“农业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我们大山公司就是要让农民通过种植食用菌脱贫增收。”毛传福经常教导公司员工要吃得起苦,而他的创业之路也是充满“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