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庆元丨“一心为别人”的精神永不过时
2024年03月07日 09:42来源:庆元网 作者:陈永生

  臧克家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有的人》开头四句是这样写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就是这样虽死仍活的人。

  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如同一束温暖的光芒,照亮了爱与奉献的道路。他生活简朴,言行朴实,却蕴藏着无限的力量和魅力。在军队里,他的梦想就是为别人服务,不计回报,只求能够帮助身边的人。他平凡而短暂的人生,一心为别人的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激励着他们也去献爱心,传递正能量。他的事迹被传颂开来,尤其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后,成为人们心中的楷模和榜样。

  从此,就全国而言,“学雷锋,见行动”活动无处不在,为人民服务的足迹遍布大街小巷。清洁街道、帮助老人、照顾孩童,无论是大事小事,都能竭尽全力,用心传递着对他人的深情厚意。

  各行各业的人们笑容如阳光般温暖,善举如春风般清新,社会风气好,人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好和温馨。在我们周围,总有很多像雷锋一样的“无名英雄”,他们或许是一位街边摊主每天多留一碗饭,给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或许是一位学生每晚在图书馆辛勤地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又或许是一位医生义务为贫困患者看病。

  做好事不留名,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情怀。当人们抛开名利,纯粹地去帮助他人的时候,人们所获得的喜悦和满足远远超过了物质上的回报。这种心灵的愉悦和满足感,既是珍贵的财富,又是温暖人心的力量。

  从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在校读小学、初中、高中时,乐意帮助同学克服学业困难,共同进步;为维护班级集体荣誉,敢于批评自私自利的不良风气;当学校周边村里(淤上和贤良)发生火灾时,全校师生不顾安危,毫不犹豫地加入救火灾、抢救财物行列;经常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同学一起义务为建设新校舍挑沙石料,用泥土填方,搬运砖块、钢筋和水泥等,有多少力气做多少事情,不讲报酬;还有几次利用星期天,我和五大堡籍的吴应山、吴应养、吴枝理等同学,到新村中学附近山上砍柴火,每一次几个人砍的柴火加在一起有七八百斤,然后挑着送给贤良村和淤上村的“五保户”,连主人家的水也没有喝一口,大家还是十分高兴!体现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都是同学自发组织的,就是班主任也不知情。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上曾经出现过一种“雷锋精神过时了”的说法,因而社会上宣传雷锋精神少了,开展向雷锋学习的活动也少了,人心也变得麻木不仁了,甚至发生老人在街路上摔倒也没人敢上前去扶的现象。

  好在这些年来社会风气逐渐好转,慈善组织、志愿者协会、义工协会、帮帮团等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抢险救灾、维护公共秩序、帮助老弱病残的事迹遍布菇城,他们不计回报,只是默默地为别人付出,就像一朵朵绽放的鲜花,散发着淡淡的芬芳,温暖着受助者的心灵。

  这种不图名利,只求能够帮助他人,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行为,值得发扬光大。这种精神源自内心的善良和真诚,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表达。说白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并不是来自于财富和地位。

  “一心为别人”的精神永不过时!因为“一心为别人”的精神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一心为别人”的精神是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一心为别人”的精神是汪洋中的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编辑:沈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