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庆元县充分运用主体功能区域规划成果,调整和完善乡镇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实行分类指导,明确不同区域的不同发展方向。在东部高海拔地区,取消相应的工业考核,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在西部低海拔地区,强化选商引资,硬化环境准入标准,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发展生态工业。
改造传统产业,优化食用菌产业。庆元是中国香菇城,为解决面临的市场、资源、生态环境等诸多问题,巩固、优化提升食用菌这一传统优势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资源培育,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二是限产提质,以提高香菇质量为重点,大力推广适合本地的新品种,使香菇生产规模做到与资源总量相适应;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制定有机香菇栽培技术规程,大力推广胶囊接种等新技术。大力发展草腐菌等新食用菌;四是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多年来相继开发出花菇、灰树花、杏鲍菇、蘑菇、草菇、姬松茸等几十个新品种,特色珍稀品种比例不断提高;五是开展香菇原产地域保护工作,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宣布对庆元香菇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六是实施标准化生产,引导香菇生产向无公害、有机食品方向发展。建立有机香菇生产示范基地,推广香菇标准化生产。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使庆元香菇这一传统优势产业获得了可持续发展。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立足实际,充分发挥资源和生态优势,致力于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实现在保护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的目标。一是精心培育竹产业。形成六大系列二百余个品种的竹深加工产业链。通过竹林基地建设,改良了土壤,提高了肥力,减少了水土流失,林地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发挥,生态效益进一步显现。二是大力培育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利用高山气候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兴产业。到2008年,全县以无公害花菜、四季豆为主的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达到9千亩,建成无公害锥栗基地5万亩,成为欠发达乡镇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旅游业。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的品牌效应,围绕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把旅游开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大力培育。着力打造“东部高原、梦幻廊桥、神奇菇乡、大济进士村”四大旅游品牌,构建“一带四区一中心”(曹岭到百山祖景观带、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巾子峰省级森林公园景区、大济省级历史文化村景区、月山古村落廊桥文化景区和县城旅游接待中心)基本框架。
坚持“治旧控新、监建并举”,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根据全省“811”环境污染整治和“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全县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方案和目标责任书方案,大力开展污染整治和节能减排工作。
抓好重点行业的整治。对全县的环境监管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实施严格监管,积极开展整治行动,提高污染企业排放达标率。一是开展工业园区环境整治。在庆元县工业园区大力开展了企业烟气治理设施整治、企业固废物集中处理、雨污分流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业园区的环境污染治理能力。2008年11月,工业园区环境整治通过了市预验收。二是竹口溪流域整治。08年竹口溪流域整治工作有序展开,通过治理,使竹口溪流域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三是加大环境执法。09年组织开展绿剑行动。针对表面处理行业,在全县辖区范围内开展排查活动。为规范砂石料加工场管理,确保河道整洁通畅,避免生产废水直排污染河水,减少扬尘污染,组织开展了砂石料加工场环境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活动共检查了10家砂石料加工场,被立案调查2家,责令整改2家。另外还通过对工厂烟尘进行全面监测,加大烟尘整治力度,切实提高企业烟气达标排放率,确保庆元的天更蓝。
强化源头控制。依照“全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将重要生态功能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红线”加以控制和保护;把环境容量作为产业选择标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落实好环保审批权,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决,防止重污染企业进入我县。面对新环境、新形势,创新机机制,今年五月,县环保局召开落实科学发展观“走访企业、问计企业、服务企业”企业代表座谈会,紧紧围绕“坚持环保优先,推进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服务科学发展”主题,向企业征求建议和意见,查找问题和不足,更好地做到服务监管两不误、两促进。
夯实环境管理基础。多渠道筹措资金,强化项目推进机制,着力破解环保基础设施难题。近年来,先后上马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城乡垃圾集中处理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一大批环境基础设施。通过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切实提高城镇、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同时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庆元环保监测能力水平,为庆元环境保护提供技术上的支撑。
努力完成污染减排任务。成立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方案,狠抓各减排项目的落实。我县把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列入生态县建设工作任务书,作为一类目标中的否决指标。2008年,我县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了9.06%,COD排放量为1827.8吨,净削减量为145.58吨。全面完成了“十一五” 二氧化硫(SO2)减排任务。庆元县荣获荣获全市二氧化硫减排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