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庆元丨庆元手工“笋膜饼”
2024年04月30日 16:29来源:庆元网 作者:陈永生

  古老而美丽的庆元,清明节前后,经过长时间在地下孕育的毛竹笋冒出娇嫩身材,农妇们便迎来一场别样的烹饪盛宴——手工制作笋膜饼的技艺。

  “笋膜”是庆元方言的叫法,通俗一点应该叫“笋衣”。它来自笋尾巴外壳细嫩可以食用的那一小部分,因而比较珍贵。获取它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剥去笋外壳时留下靠近节边的白嫩那一点,把整根笋放在铁锅煮熟后,再把笋膜撕下来。

  另一种方法是笋未煮之前就直接扒下笋膜,单独煮熟。“百山人家”农家乐老板吴小英在央视亮相制作笋膜饼,就采用这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前一种方法是一次性煮笋连膜,省时省力,但由于煮的时间稍长,笋膜的颜色灰暗一些,不够美观;后一种方法的优点是笋膜呈黄色,颜色鲜艳,缺点是笋和笋膜要分两次煮,多了一道工序。

  做笋膜饼,有了主要食材——笋膜,还要准备辅料,番薯粉和红曲酒糟是必不可少的。番薯粉既是营养品,更是粘合剂;红曲酒糟,不能用压榨过滤后的,需用原汁原味的,它既消除异味、增加鲜度,又可以增加颜色。至于是否加入辣椒粉或辣椒酱、生姜、蒜头等,要看个人嗜好。我妻子喜欢辣味,做笋膜饼时,不仅加入辣椒酱、生姜、蒜头,还要加入芫荽(俗称香菜)和藠头等佐料,香味更加浓郁。她手法娴熟地把这些佐料剁碎、拌匀,仿佛舞动着生活的节奏。

  妻子笑语盈盈,在厨房里制作笋膜饼,要为我的兄弟姐妹奉上一道家乡美味。我在边上看着,把制作过程记在心里。

  妻子把主料、辅料和佐料准备就绪后,就进入加工程序。第一步,用手工把笋膜放在石臼中反复捶打。这一次做的量不多,又没有石臼,她就把笋膜放在砧板上反复剁,剁成细细的、碎碎的;第二步,在干净的脸盆里,按一定比例加入事先准备好的辅料、佐料和食盐,用双手反复搅拌、搓揉,使其均匀且充分粘合;第三步,做成饼状放在圆桌上待蒸;第四步,蒸笼内放块白色纱布,把生笋膜饼放在上面,猛火蒸三四十分钟,一锅笋膜饼便熟透。出锅后,摆在我面前的是一屉如玛瑙红的笋膜饼,鲜艳亮丽,芳香四溢。

  妻子每一步操作都是对传统手艺的细致呵护与对生活的百般热爱。她凭心灵细腻的碰撞,用双手勾勒出一幅关于家乡味道的绝美图画。

  妻子烹饪的这份美味,散发出阵阵诱人香气,在我家并不宽敞的餐厅里弥漫着幸福的气息,可谓是:笋膜加工,风露久挹得其秀;珍馐罗列,色香俱足尽相宜。我感觉特别快乐,仿佛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庇护。每一口品尝,都是一次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一次对家乡情怀的强烈表达。脑海里立刻浮现小时候妈妈做的绛紫色笋膜饼味道。

  那个年代,猪肉和带鱼缺乏,虽笋膜饼并没有加入这么多佐料,但是记忆还是深刻的。一种烧法是笋膜饼、酒糟、猪肉(量不多)混合烧,几乎分不清是猪肉还是笋膜饼,反正在饭碗上面放着红红的一块,即便只剩酒糟蘸饭了,也是美味;另一种烧法是将笋膜饼和带鱼用猪油煎烤,笋膜饼沾染了带鱼的腥味后,特别好下饭;还有一种是单独油煎笋膜饼,吃起来松脆可口,口齿留香。当然,笋膜饼还可混合其他食材一起烧菜,有其他烧法的。其实,无论是哪一种烧法,笋膜饼那种特殊味道,都是我的最爱。

  笋膜饼,不仅是庆元农妇的美食杰作之一,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她们用熟练的手艺和真挚的情感,将这份家乡味道传递给下一代,其背后承载着无数故事,串起了家家户户间的深厚情感和亲情纽带。4月6日,笋膜饼在CCTV-10黄金时段的《味道》栏目《我的家乡菜·庆元篇》亮相,更让古老的传统得以发扬光大,并走向大众视野,值得自豪和骄傲!

  领略家乡风味,温馨故里人情。真诚希望庆元笋膜饼的香气,永远飘荡在美丽的家园;农妇们的巧手与真心传承着古老美食文化,每一口笋膜饼都是回味无穷的乡愁之旅。

    (编辑:沈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