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谢谢政府,有了这个灯,家里来人,我就能及时开门,方便很多。”日前,左溪镇岱根村一名听障村民为了感谢来访的镇干部,在手机上打下了这样一行字。
9月初,左溪镇党员干部在走访农户时,发现有些农户家里灯亮着,但敲门却无人回应。
是不是出去玩了?是不是已经睡了?会不会出什么意外?镇干部忧心不已。随即,到配电房关掉电闸,农户才出来查看情况。原来户主是位听障人士,任凭大家怎么敲门,都听不到声音。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左溪镇作为我县东部偏远乡镇,留守老人多,其中有一部分听障特殊人群。除生活不便外,这群特殊人群在遇到汛期、台风等紧急情况时,更是难以及时收到转移信息。
不少镇村干部打趣地说,遇到特殊情况不得已时,大家甚至要“踹门而入”,才能通知到村民。
为解决特殊人群的生活难题,左溪镇决定为他们安装特殊的“敲门灯”。
据介绍,“敲门灯”受启发于声控灯。每当有人敲门,灯会亮起来,这时听障人士看到灯光就知道有人前来寻找。
经过前期排摸,左溪镇收集了全镇特殊人群情况,并进行统一采购,由镇村党员干部一对一入户安装,以达到室外有人敲门、室内亮灯提示的效果。
截至目前,“敲门灯”已陆续在80余户残障人士家庭安装。在点亮特殊人群家中的同时,也敲“亮”了干群之间的“连心铃”。
“群众身边无小事。对于基层党员干部而言,我们不仅要练好基本功,更加要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提升服务技能,办好小事实事。”左溪镇党委书记项进全表示,安装“敲门灯”只是左溪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左溪镇将实践活动贯穿始终,探索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筑牢干群“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