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正文
红色廊桥·讲党史 | 会龙桥:斋郎战斗是红军挺进闽浙边后的 “关键性一仗”
2021年05月21日 17:55来源:庆元网 作者:来源《庆元县浙西南革命故事集》

  会龙桥又名水口桥、水尾桥,位于庆元县百山祖镇斋郎村,东西走向,始建于嘉庆八年(1803年),现桥体为1991年重建。

  1935年4月23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500余人在师长粟裕、政委刘英、参谋长王永瑞、政治部主任黄富武等率领下进驻庆元斋郎村。该村介于黄茅尖和百山祖之间,东邻景宁,北接龙泉,地势极为险要,十分有利于红军掌握战斗主动权。挺进师决定在此作短期休整,利用有利地形,狠狠打击紧追不舍的浙闽两省反动保安队。

  通过周密侦察,红军获悉:浙闽两省边境之敌跟踪红军已至庆元边界,形成对红军包围态势,正向斋郎逼近。浙江保安第一团团长李秀率所部1200余人从庆元东北面的景宁英川方向推进,前锋一营于27日至三堆扎营;浙保王逢欣独立营奉命赶到合湖村助阵;福建新编第十师已在寿宁托溪至庆元南阳一线布防,阻止挺进师与闽东红军独立师会合;福建保安第二团团长马洪琛率所部1000余人深入庆元腹地后广村,追击挺进师;在国民党唆使下,庆龙景三县边区的千余名大刀会徒,亦在合湖、三堆等地集结,伺机偷袭红军。红军分析,大刀会人数虽多,却是一群“乌合之众”;闽保二团虽已深入庆元境内,但不会在浙江冒险卖命;浙保一团人多势众,是挺进师的老对手,必将有一场硬仗要打。

  红军积极在岙头淤至黄麻岭一线的山梁上预设作战阵地,修筑防御工事,并计划将主战场部署在牧牛场。在大砻岭头和猪头岩分别安排轻、重机枪班驻守,火力交织,封锁敌人进攻路线。在进村隘口设置路障,尤其是村尾路水口社庙,是烂泥、合湖方向进村的天然隘口,名曰“双漈”,有200余米长的石阶岭,坡陡如梯,一直架到会龙桥桥头。红军分析认为这是大刀会进村的必经之路,安排少量红军坚守隘口。为防止闽保二团从背后偷袭,还安插了一个排在村西南5公里外的梅岙——企坑岭头,担任警戒放哨防守任务,监视敌人动向。

  敌人也知道挺进师兵力有限,弹药不多,更无后方补给,便计划以“大刀会”会众打头阵,先给挺进师以扰乱和消耗,然后出动主力,妄想一举将挺进师歼灭。这却恰恰给了挺进师以逐个歼灭敌人的良机。

  4月28日上午7时,战斗率先在村尾水口打响,敌人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会龙桥畔水口阵地谷底,抬头一看,只见红军严阵以待,难以进攻,只好原路退回,改道“按红军事先设计路线”上岙头淤,结果被红军阻拦击溃。上午9时,浙保一团主力被诱入预设伏击区,遭挺进师主力居高临下迎头痛击。轻重机枪火力交织,完全控制住敌人进退通道。战斗持续七、八个小时,击伤敌团长李秀,所部溃不成军。

  在红军与浙保一团激战的时候,闽保二团也离开后广村前来助战。但见红军在梅岙-企坑岙等隘口防守严密,就停留在离斋郎1.5公里以外的地方观望,不敢贸然突破红军防线。浙保一团被击溃后,闽保二团不战自退,撤回福建。

  此战中,挺进师击溃了闽浙两省保安队和地方反动武装大刀会3000余人的进攻,毙伤敌人300余人,俘虏敌人200余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师政委会委员、宣传科长王维信等26名红军指战员英勇牺牲,另有3名战士受重伤。

  斋郎大捷是挺进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鼓舞了士气,坚定了指战员革命必胜的信念。同时,迫使龙泉河以南的国民党军转攻为守,龙泉河以北则因兵力南调而空虚,挺进师打开了进入浙西南开辟革命根据地的通道。

  战斗结束后,挺进师第四纵队奉命留在庆元一带活动,保持与闽东红军联系,寻找闽北党组织和红军;挺进师主力则开赴浙西南腹地,经过4个月的努力,创建了方圆100余公里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因此,粟裕大将指出:“斋郎战斗,是红军挺进师挺进浙闽边后所打的关键性一仗”。庆元也因此成为创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初始地、决胜地和战略地。

    (编辑:陈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