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正文
红色廊桥·讲党史 | 后坑桥:竹口战斗大捷闪耀庆元红军桥畔
2021年03月30日 09:51来源:庆元网 作者:

  后坑桥,又名红军桥,位于庆元县竹口镇枫堂村,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修,2001年落架大修。

  1934年8月30日拂晓,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余人离开庆元县城。上午10时许,红军先头侦察部队、军团部和二、三师分别抵达黄坛、新窑一线,首尾相距5公里。第一师一个连在距竹口1公里的瓦窑山担任警戒,并向培兰亭派出哨兵。侦查部队则向距离竹口2公里的后坑桥方向搜索前进。

  沈世岗/摄

  在此之前,国民党庆元县长张致远已于28日弃城逃往小梅,并向丽水保安分处发电求援。30日中午,由浙江保安第一纵队第二支队司令杜志成、团长何世澄率领的浙江保安第三团(欠一营)从浦城赶到小梅。杜志成听到张县长“红军约千人,枪半数”的情报后,信以为真,当即率所部并丽水保安警察大队、庆元县保卫团奔向庆元堵截。

  下午1时,从龙泉小梅方向而来的国民党浙江保安第三团、丽水保安警察大队和庆元县保卫团与红军侦察部队在竹口后坑桥附近遭遇,并向红军开枪。红军先头部队与侦察部队速退培兰亭,见防守困难,再退守瓦窑山抢占制高点,并向军团部报告情况。

  陈文元/摄

  红军第一师指挥所先期派两个连跑步增援瓦窑山阵地,派出一部分兵力在竹口村枫树堂布阵,并向竹口村西侧对面山头派出警戒,连成防线。师部从大路撤至竹口村后东侧的东山寨,同时军团首长报告在竹口遇敌情况。

  军团首长接报后,留下三师一个营在黄坛断后,阻敌援兵,其余部队随同军团部迅速开往竹口。军团指挥部设在竹口村对面山上,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等亲临阵地指挥。敌军已占领后坑桥、培兰亭,向官山一线山坡推进,并在迫击炮、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对红军瓦窑山侧后方进行多次凶猛攻击。红军守住正面通道,顶住了敌人一次次冲锋。

  下午3时,浙保三团敌人再次用迫击炮、轻重机枪开道,连续发起十几次猛烈攻击,欲一举拿下红军阵地,但均被红军击退。红军指挥所则派第一师的一个连从竹口村头向山角林东侧包抄,形成“凹”字形口袋,与瓦窑山阵地相呼应,遏制制敌人的进攻。

  在红军二师占领东山亭前面的高地后,红军指挥所前移到东山亭。此时,夜幕降临,善于夜间作战的红军组织反击,第三师一个营奉命迂回到官山西侧发起突袭,敌猝不及防,指挥所被红军捣毁。第二师一个营从东山亭西侧沿下济溪逆水而上,经洋源折向前后岗,直插敌后,突袭并摧毁敌迫击炮阵地,抢占了制高点。敌阵大乱,弃枪弃炮,四处逃窜,红军趁机发起反击。庆元县保卫团副团长丁南被击毙。敌二支队司令杜志成弃兵潜逃,后收拢残部深夜退至龙泉县城。浙保三团团长何世澄潜逃至龙泉天妃宫后畏罪自杀。

  31日凌晨,红军清理战场,共歼敌300余人,俘虏200余人,缴获迫击炮两门、轻重机枪十余挺,长短枪200余支及弹药无数。20多名红军指战员在战斗中牺牲,长眠于竹口。

  竹口战斗打响时,国民党庆元县长张致远尾随助阵,躲在竹口山上树林里观战,见援军保安团惨败,只好继续潜伏。9月1日,先遣队小分队在群众的帮助下,在后坑桥附近一个菇寮将其活捉。

  陈益科/摄

  竹口战斗的胜利是先遣队自瑞金出发以来,缴获最多、最成功的一役,是红军野战歼敌的范例。竹口战斗的胜利鼓舞了红军指战员北上抗日的斗志,增强了革命胜利的信心。

    (编辑:徐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