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杆公平秤、两把小飞刀、两只红军碗......这些革命年代留存下来的老物件,或许它们已破损,已苍老,已不再容光焕发,但它们铭刻着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和光荣的历史印记,正无声地向人们讲述那一段段光辉历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今天起,本网陆续推出《老物件里学党史》系列报道,从一件件承载革命记忆的老物件里,倾听革命故事,感受峥嵘岁月,唤起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一杆公平秤 见证红军与人民的鱼水情
老物件里学党史,首站来到安南乡半岭自然村,关注老物件——公平秤。
记者周意含:何老师,您好,据说,您手上的秤砣,是红军挺进师在村子里使用过的,我们都非常好奇,它身上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退休干部何建林:八十六年前,当地老百姓使用的是木杆秤,红军和老百姓交易时,用老百姓自己的秤、秤砣,说明红军和老百姓交易都是公平买卖,一杆秤,拉近了红军和老百姓的距离。
1935年2月,红军挺进师从闽北根据地进入浙江,因前无接应,后无根据地依托,处境艰难,急需寻找一个适当的地点休整兵力、分析时局、统一思想认识,争取战略战术主动权。因此,红军挺进师辗转来到半岭村,召开了进入浙江后首次最高领导机构会议——师政治委员会会议,又称半岭会议。
记者周意含: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将会议地点定在了安南乡半岭村呢?
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退休干部何建林:半岭村位于庆元西南边陲,与福建政和县的高山村相距2.5公里。半岭村地处偏僻,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可守可退,一旦发生意外即可退至高山村。
半岭会议统一了思想,总结了经验教训,制定了符合实际的行动方针。会后不到一个月,即1935年4月28号,取得了斋郎战斗的胜利,粟裕大将把斋郎战斗定为关键性一仗,那么我认为这个会议相当于浙江的“遵义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