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正文
逐梦小康·看黄沙——在高山上耕耘希望的田野
2020年12月15日 10:23来源:庆元网 作者:记者 胡松

  12月的荷地镇黄沙村,茭白早已收割,百合也在静待花开,而香菇生长正盛,进入采摘季节。

  荷地是高山上的小镇。黄沙位于55省道边上,交通便利。近年来,黄沙从传统农业向效益农业发展,在家村民主要从事食用菌生产和茭白、花卉等种植,走出一条文明富裕之路。

  在黄沙,食用菌基地共有30亩。2018年,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吴飞伟选择了在黄沙做香菇,并成立了庆元县伟青家庭农场。农场建有标准食用菌大棚5500多平方米,厂房1000多平方米,主要栽培241—4香菇、庆科20等食用菌品种,年生产规模15万袋。

  “田租按每亩450元算,每年付给农户的租金共计13000多元。”吴飞伟表示,除了田租,每到采摘繁忙月,他还要聘请本地工人帮忙采收香菇,男工一天150元,女工一天100元。

  黄沙村民张成勇是伟青农场的长工,负责香菇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做一些香菇生产的管理,比如菌棒的排气、浇水等工作。”张成勇说,在基地工作,每年能获得5万元左右的工资收入。

  “今年基地的香菇产量预计有1万多斤干菇,比去年要少一点。”吴飞伟告诉记者,去年基地刚投产时,到了香菇采摘时节,最忙时聘请的短工最多有30余人,农闲时,每天也需四五人,去年付给本地农户的工资达到17万元。

  同时,伟青家庭农场还发展种植高山茭白50多亩,毛竹300多亩,年产值达100多万元,带动农户用工4000多个,增收30多万元。

  有了家庭农场,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而这一切得从2016年黄沙实施的“小丘改大丘”说起。

  近年来,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地块小不适宜机械规模化耕种的田地逐渐被抛荒,成了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成为农民增收奔小康的一大制约。

  针对实际情况,黄沙村抓住“小丘改大丘”的政策机遇,实行土地流转,鼓励农户连片整治。

  “以前不少农田零碎分散,农用机械无法进出,无法引进工商资本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黄沙村党支部书记张成元说,随着140亩的农田从“小丘”变成“大丘”,农田成了“一掌平”,马上就有投资商来黄沙考察,其中就包括了吴飞伟、吴佐义。

  2019年年初,吴佐义和吴林芬以每亩450元的价格,租赁了黄沙8亩土地,合作成立了意达苗木有限公司,开始种植百合花。当年,公司年产百合4万支,销售额40多万元,产品以外地销售为主,主要销往杭州、厦门、上海、泉州等地。

  百合一年花开两季,主要在7月份、11月份,每到花季,采花繁忙的4个月里,公司要聘请短工10余人,都是来自黄沙周边的留守老人,主要负责种花、除草、摘花等容易上手的工作。

  此外,公司还长期聘用了2名男工、2名女工,负责百合基地的日常管理。“男工工作多点,每月能拿到6000元工资,女工按每天120元算,每月工作20余天,也能拿到近3000元钱。”吴佐义表示,每年要付给农民工的工资接近40万元。

  黄沙还是荷地镇远近闻名的“茭白村”,种茭白已有10多年,从最开始的几亩地发展至今,全村茭白种植面积已达300余亩。

  目前,黄沙有4个茭白种植大户,其中3个是本地农户,1个是来自缙云的大户。“高山茭白的亩产量可达3000斤。”黄沙村茭白种植大户张绍演说,他一共流转了40亩地用于种植茭白,今年茭白产量达10万多斤,获得20余万元的收益。

叶忠林 摄

  种茭白有收入、效益好,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打工机会,获得更多务工收入。每到茭白种植、采收季节,黄沙及周边村民就会到茭田里,帮忙种茭白、收割茭白,每天工钱150元。

  张绍演告诉记者,他种茭白已有8年,每年插苗、割茭时节,他的茭田里都会有10多名工人帮忙,每年工钱支出达8万元。

  香菇、百合、茭白产业的蓬勃发展,让黄沙的土地焕发了新生机,也让留守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

  “土地流转后,不少农户就近‘上班’,成了新时代‘职业农民’。”黄沙的变化发展,张成元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表示,工商资本进入,让过去荒山弃田恢复了生机,农民手中的土地产权活了起来,也让留守农民实现了增收。

  据张成元测算,目前黄沙留守村里的人口有150余人,全年整村务工工资总收入就达到了120多万元,人年均收入近八千元。

  荷地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大镇。“近年来,荷地积极开展食用菌、锥栗、高山蔬菜等传统产业的转型提质,培育茭白、高山花卉等新兴产业的裂变增长。”荷地镇宣传委员杨刚表示,接下去,荷地将充分利用高山台地及气候优势,大抓生态农业发展,开展招商引资,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田地“点绿成金”,增加农民群众收入,同时还结合“民情百事通”,做好留守村民的服务工作,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编辑:徐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