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正文
全力保障灰树花产业防疫生产!黄田镇开展“廊桥说事”,为种植户送政策、送技术、送培训
2020年03月11日 09:44来源: 作者:记者 吴梦飞 通讯员 陈凯丽

  黄田镇是“中国灰树花之乡”,在这里,灰树花产业产值过亿,是黄田镇的重要支撑产业。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怎么保障种植农户恢复生产?如何指导农户技术生产?黄田镇该如何开展“三服务”?……这些问题困扰着黄田镇党委、政府,于是,“廊桥说事”来了。

  “全镇要按照高标准、高科技的要求,打造以灰树花为核心的黄田特色菌菇种植体系,带动农民增收致富!”3月10日上午,在黄田镇中济村连廊间,镇村干部、灰树花生产大户、镇人大代表,及县食用菌产业中心、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庆元支公司相关负责人错落坐开。他们相聚,因一个共同的目的——为灰树花产业保驾护航。

  2019年,黄田镇新建灰树花标准化大棚10万平方米,生产春秋两季灰树花1200多万袋,同比增长约15.2%,产值过亿。

  还未落座,县食用菌产业中心总农艺师叶长文便向现场菇农了解起了今年的种植情况。他说:“此次疫情,灰树花比香菇影响稍小。就食用菌产业而言,这次疫情是一次‘危机’,其中既有风险,也有机遇。”

  此话一出,现场菇农不免好奇。叶长文解释,目前全县食用菌产业机械化程度较低,易产生用工难、采收难;大部分交易市场关闭、物流中断等,易导致销售难,这些都是风险。

  同时,机遇也埋藏于此。“灰树花药食两用,作为保健品有很大的潜在市场;改变以往销售方式,利用网络新媒体拓宽销售渠道;提高机械化程度,标准化建设菇棚,建设烘干中心等,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黄田“百菇园”负责人刘庆福便是如此。对于“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农民学习新型种植工艺能力不强”等,刘庆福清楚许多菇农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他拿起话筒便向大家介绍起了经验。经过几年的学习、实践,目前他已探索出了一套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流程,基地使用现代化农业设备,已实现半工厂化种植。

  黄田镇龙济村菇农吴智星还明白,产业一旦“看天吃饭”,抗风险能力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去年7月份突发洪涝,致其直接经济损失10余万元,这对小农户来说可以算是鱼游沸鼎。

  这时,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庆元支公司负责人吴春芳拿过了话筒。“这次带来了政策性灰树花种植保险,主要也是为了解决农户们的后顾之忧的。”吴春芳介绍,该种植保险是在政府支持推动下设立的保险类别,以保火灾、洪水、山体滑坡等大灾为主,以保障农民灾后恢复生产为主。

  这也是黄田镇在去年灰树花产业受大灾后,成功争取到的灰树花政策性保险,可以有效转移分散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

  “廊桥说事”刚结束,现场灰树花种植大户们就在保险人员面前排起了长队。刘庆福、吴智星听完介绍,也起了心思,站在了队伍中。

  “廊桥议事”作为黄田镇“廊桥说事”一线工作法的起点,借助日常村民聊天休闲聚集地,了解民情民意,既是基层民主自治、基层民主协商的重要平台,又成为推进政府重点工作、增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是变“政府干,群众看”为“大家齐心干”的有效尝试。

  此次活动还向种植大户赠送口罩、疫情防控小册子、灰树花种植技术书籍等,并进行了现场保险缴费及人大代表活动和防汛防台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

    (编辑:范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