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特稿   正文
吴克甸:手上把技术 心中装菇农
2019年10月17日 10:18来源:庆元网 作者:记者 谢力 通讯员 黄卫华

——专访第二届世界丽水人大会“丽水之干”杰出人物吴克甸

  9月下旬,2019第二届世界丽水人大会“丽水之干”杰出人物正式发布,庆元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现代吴三公”吴克甸榜上有名。

  近日,记者探访吴克甸家中,虽已过耄耋之年,他却仍在食用菌领域耕耘不辍。获此殊荣,吴老对记者说,第二届世界丽水人大会汇集了1000多名来自全球的丽水籍乡贤和关心支持丽水发展的各界人士,能在这样大规模的会议上被表彰非常值得庆幸,非常感动。

  吴克甸有着“香菇王”“当代菇神”“菌菇界的袁隆平”等美誉,但在庆元,更多人则尊称他“吴师傅”,或者干脆叫他“现代吴三公”。对此,吴克甸坦言受之有愧:“吴三公不仅是庆元的香菇始祖,也是中国的香菇始祖,代表着中国香菇产业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而我只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对食用菌栽培技术进行了改进,是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小步,与香菇始祖吴三公贡献相比,相距甚远。”

  2017年,“庆元香菇”品牌价值49.26亿元。在庆元人眼里,庆元香菇能够有今日成绩,是吴克甸带领着走进现代食用菌栽培的大门。回看吴克甸躬耕食用菌领域五十载,夙兴夜寐,用一辈子和香菇打交道,致富八方,手上把技术,心中装菇农,让山城的“小菌伞”成就了庆元的“大产业”。

 

  穷则思变 稻草出菇引技术创新

  上个世纪60年代,25岁的吴克甸在如今县城香菇博物馆和生态公园地块,带领着村里7个同龄人白手起家办起了“北门大队草菇试验厂”,开始了他传奇的食用菌研究生涯。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我们决定利用稻草做点文章。偶然得知福建三明那边已经研究出了草菇的种植技术,但没有形成规模,我们决定过去考察学习。”吴克甸回忆,那年4月,他们一行4人坐车辗转300公里,从庆元到三明用了两天两夜,对方得知来意后,毫无保留地传授了技术。

  学习归来,大家立马尝试种植。次年4月,小厂的原料规模已经达到了10万多斤稻草,草菇也喜获丰收,通过三明种植户还出口到东南亚国家。这一年,可把大伙和吴克甸乐呵了!

  “八百年前,吴三公发明了砍花法开启了人工栽培香菇的历史。但这个方法出菇慢,产量较低,100斤木头才能得到1两干菇。我们就在想,是不是可以像种草菇那样利用菌种来栽培香菇。”有了草菇的栽培经验,1966年,吴克甸和同事姚传榕两人又成功发明了段木纯菌丝栽培法,

  1979年4月,小有成就的吴克甸应邀参加县科技座谈会。在会上,他大胆提出了用木屑生产香菇,可以提高木材的利用率。这一想法得到了时任县领导的肯定,于是这位光脚农民被调到县科委,从事食用菌科研工作。

  进入科研中心工作后,吴克甸就着手引进菌种进行栽培。当年10月,代料香菇栽培成功,100斤木屑一年可以产10斤干菇。次年,他把这项技术在10个基层点推广,单产量达国内先进水平,接着他又开始推广段木人工接种栽培香菇技术,再获成功。至此,沿袭800余年的古老“剁花法”,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大潮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不遗余力 科技星火呈燎原之势

  1986年,庆元推广人造菇木露地栽培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这一年,吴克甸与同事一起跑遍了全县所有的乡镇,先后培训示范户586家,技术指导2000户达5000多人次,人造香菇栽培方法在庆元全面铺开。

  “你们是香菇的发源地,但真正得到利益的是日本,当前市场日本香菇供不应求,庆元的却滞销。”1987年冬天,一位国外的食用菌专家考察庆元时告诉吴克甸,庆元香菇产量上来了,但品质如何还能够保持原有的“椴木味”?就是这句话,又引起了吴克甸的思考。

  日后,在推广人造菇木露地栽培方式的间隙,吴克甸又在各处寻找新的菌种。1988年,他先后培育出了数十个菌株,进行反复对比,最终选出了其中质量最好的“241-4”。“241—4”菌株是从段直木241菌株的子实体分离获得的自然变异新菌株,其子实体大叶型,朵形圆整,肉厚,菌盖直径6—10厘米,肉厚1.8—2.2厘米,柄短而细,品质优。

  “241-4”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到了岭头乡山翠湾村,村民叶小华等18户菇农种了3万袋241-4菌种,并于当年十月获得了丰收,市场售价达到20多元每斤。到90年代初,全县241-4几乎都出口到了日本,而且种植规模连年扩大,1996年达到1.7亿袋,干菇产量上万吨,远超过当时整个日本国干菇总产量。

  1990年,吴克甸又研究出灰树花人工栽培技术,找了一个镇做试验,可是因为洪涝错过了种植时期,但不少菇农仍然坚持种植,结果失败,当年亏了钱,菇农再也不肯种灰树花。但黄田镇菇农胆子大,第二年还是试种了灰树花获了利。一种就是三十年,如今黄田镇成了全国最大的灰树花生产基地,产值超亿元。

  就这样,吴克甸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专研,不仅让庆元香菇成为村民“富起来”的一个产业,也让庆元香菇城“走出山”。他回忆,当时负责公务接待的部门同事半开玩笑地说:“吴老您做香菇辛苦,我们接待工作也非常忙碌,一年就接待了128批次其他省份县市过来考察学习的团队。”

  退而不休 初心不改继续献余热

  1998年,吴克甸退休。可退休并没有阻挡他研究食用菌的脚步,一有空,他就往食用菌科研中心的实验室跑,常常和年轻的同事一呆就是五六个小时。

  “我印象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二十年中,我爸爸经常不在家,退休后也常常是早出晚归。”在吴克甸的儿子吴永川眼里,父亲一直习惯于这种拼命工作、这种清贫乐道,唯有因为对家庭照顾不周而感到愧疚。

  2000年,吴克甸在一次韩国考察中,意外得知韩国已经在进行胶囊菌种栽培,这让他感到惊喜,立即向韩国展方要了两个废弃的胶囊壳。回到庆元,他又一头扎进实验室废寝忘食地搞起了研究。经过三个多月的反复试验,终于将这一技术摸索成功,实现了从前一个菌种栽培30段香菇到200段香菇的跨越,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和人力。而他主持研究的另外一个项目——“袋栽花菇免割保水膜袋技术开发与研究”,是2004年前我县食用菌栽培中唯一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项目。

  “吴老做实验都亲力亲为,同时善于教导学生,对学生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据县食用菌管理局总农艺师叶长文介绍,在吴老的坚持下,共带出了30多人的研究团队,其中有10多人已经成为局里的技术骨干。退休以来,还担任县关工委副主任的他带领老科技专家服务农业种养殖食用菌等十多个项目,直接向农民提供面对面的科技服务就有3800余人次。此外,他还编写了介绍香菇生产前准备工作、装料操作程序等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

  2010年,吴克甸荣获庆元县首届“突出贡献人才”奖,县里给他发了10万元的奖金,他进行了分割:7万元捐赠给县关工委,用于贫困大学生的爱心助学;剩余的3万元捐给食用菌科研中心用于科研经费,自己一分钱都没留。

  过去,《丽水日报》报道他的事迹时曾这样描述:他,在技术推广中从来没有收受过一份报酬,仅靠微薄的工资生活,穿的是普通的衣物,抽的是低档香烟,家里的一台黑白电视机一直用到1989年。经他技术指导的菇农,许许多多成了千万元、万元户、百万元户,可他,却仍然两袖清风,举家节俭。而今,再走进吴老家中,清贫依旧;遇见吴老,精神富足。

  不让流光催白发,散尽余热献晚春。食用菌研究对于吴克甸来说是一种情怀,更是他人生的一种信仰。吴克甸说:“我将义无反顾地在食用菌科研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编辑:徐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