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正文
淤上乡——拆除废旧菇棚 扮靓美丽公路
2019年09月19日 09:10来源:庆元网 作者:记者 吴慧萍

  阡陌纵横,绿树成荫。9月的淤上乡,美景尽收眼底,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公路沿线,白墙青瓦,建筑规划统一,溪流清澈,水面波光粼粼,亭亭而立的田田荷叶环绕着曲曲折折的游步道,粉色的荷花娇艳欲滴。

  风景之变、乡村之变、理念之变,这些交错纷呈的密集转变,见证着淤上乡主要交通干线沿线环境整治的缤纷过程。

  “229省道淤上乡段涉及有淤上、山根、蒲潭三个行政村,包括蒲潭、山花两个重点农民安置小区,人口众多。公路沿线随处可见大量的菇棚、灰寮、菜畦、违建等,且有许多已经残破荒废,杂乱无序,严重影响了公路两侧的景观。”淤上乡六边办工作人员姚清海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解决229省道公路沿线及村庄、小区的脏乱差、乱搭建问题,淤上乡以县六边办交办的点位为契机,以党建引领、全网覆盖、集团作战、大力投入的组合拳方式,进一步推进229省道公路沿线的美丽建设。

  “菇棚建成许多年,早已破败不堪,现在乡里帮助进行统一整改,即使日晒雨淋,依然稳固,整改后四四方方的外表也成了公路边的一道风景线。”山根村党支部书记王贵花说。

  食用菌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兴盛时每家每户都会生产香菇,这也导致居住地、路边零零散散的旧菇棚随处可见,尽管农户不再种菇,可木架结构、破旧塑料膜覆盖的菇棚还在,影响环境美观。

  以菇棚拆改为突破口,淤上乡组织各村党员干部,聚焦公路沿线环境整治。为在整治过程中的不留“死角”,根据公路沿线村庄布局划分网格,推出网格长分片承包整治机制,并集齐全乡9个村党支部党员力量,通过网格责任人带队,支部党员配合,做出表率,形成党员群众共同参与整治的生动局面。

  通过拆除废弃菇棚、提升美化现有菇棚等方式,改变过去破旧菇棚遍地杂乱无章的现象。在前期整治的扎实基础上,持续发力,拆、改、建相结合,利用村里的废旧竹条、旧青砖等废旧物,变废为宝,在荒废的空地上扎篱笆,树围墙,砌花坛,造景观,“精细化”扮靓沿线风貌。

  “截至目前,全乡共完成县级交办点位12个,乡级自查点位50多个,其中拆除破旧菇棚4处1000多平方,整治乱堆放、乱搭建30多处,大力改善公路沿线环境。”姚清海表示,后期淤上还将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避免“抓一抓好一阵、停一停又反弹”,让环境卫生的理念深入人心。

    (编辑:徐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