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特稿   正文
七月 在庆元乡村偶遇“新宠”
2019年07月26日 09:10来源:庆元网 作者:吴云梅

  慎修堂藏在古村中的修身养性之地

  按着慎修堂主人周正旺发过来的地址寻去,穿过大济古村的小桥和一条黄墙黑瓦铺着青石板的小巷,往古村深处走,不一会儿便见一处写着“延陵旧家”的老宅子。慎修堂到了!

  这是一处结合了闽北和江南风格的老屋,一进正堂,从长方形天井投下的午后阳光正好照在几株绿植上,主人用心之处,在于把自然元素很好地引入。也就是这一抹夏绿,让170多岁的老宅瞬间年轻了许多。跨过天井,抬眼处是一幅孔子画像。立于孔子画像前,想起了一国学老师教我的行师礼。心生敬意时,也想起了《论语》中的谆谆教诲!

  大厅的两边各有茶室,左边茶室正中是一幅“六有六无”的书法作品,客人来了对着这4个字有不同的领悟,“六”或许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有”与“无”则是代表了事物的两面,这两面用哲学思想告诉我们事物是相互变化的。

  据周正旺介绍,“慎修堂”之名想表达的是慎谨修正自己。现在生活工作的节奏太快,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身心安顿!慎修堂就是想让到这里的朋友能够在此与最喜欢的自己相处!

  这里无论是茶室、禅舞、书法、还是这二十四节气养生餐或电影,都是想在美、乐、爱、觉中,把好的东西传达给更多的人。

  《大学》中有这么一段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静能心安,心安才能思虑周详!能够有所收获!

  主人是位医生,很喜欢《黄帝内经》《易经》等国学经典,这些经典中包含了许多生活智慧。像中医,它深邃博大,深藏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中,但现在因为快餐文化的盛行,孩子们对这精髓文化却是陌生。他很想在这里播散中医的种子。大济古村有着很深的中医渊源,这里还有扁鹊庙!接下来他特别想教孩子们一些中医知识,让他们了解中医。学习一些顺应自然的防病常识,识别一些简单的中药,同时能运用中医的哲学智慧。

  谈话间,好几拨客人来,他们都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慕名而来,想来参加禅舞和心灵电影,他们均在孔子画像前行礼。

  周正旺说,他希望来的人能真正放下杂念坐下来,而不单单来听道理,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能知行合一的人却是廖廖无几。希望通过慎修堂提倡的修身养性,让更多的人安于当下,热爱乡村,热爱生活!

  “牧器工坊”在山水间做个天真的匠人

  之前无数次在朋友圈里看到推荐“牧器工坊”的文字。其中有朋友写道:“夜深了,木工坊的小伙伴还在伴着窗外的蛙声,给客户定制的花器擦木蜡油,宁静的夜,体会到了做天真匠人的美好!”

  “牧器工坊”是一家以木器手工作为主题的工坊,坐落在竹口镇岩溪村。三坑溪在工坊前静静流过。穿过篱笆,进得门去是一个院子,院子里的几株荷花开了。再往里走便是满墙摆满了工具的工作室,主人范传斌和他的两位弟子便在这里工作。

  范传斌常被称为“励志哥”,他自己则愿意称自己为“天真木匠”。

  都说每个追寻宁静乡村生活的人都有一本故事,范传斌也一样。他学校毕业后从事皮具设计,因其作品创意不错,深受老板器重,年少得意。2011年,一次投资失败,他直接跌入一个“坑”里,从年薪三四十万元,变成“负”的人。为了填坑,他实现了意料之外的悲壮回家梦想!

  没有资金,他从电商起步。2014年开始,通过网络接到各种家具定制的订单。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喜欢上了运用榫卯传统工艺的木器。2017年,范传斌找到这处荒废了将近四十年的乡村小学。当时的院子里,甚至原来教室里面的杂草树木,比人都高了。但是,门前的小河,河对面原生态的黄土墙老建筑,边上参天的古树……他却是满心欣喜。他要把这里当作一件作品来打造!变成自己修炼的净土和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

  庆元的山水宛如一位清秀的女子。在这里只要对着门前一拍,展现出来都是美中极品。范传斌常发一些自己创作有个性化的原木家具和制作过程,不知不觉,他变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红木匠”。找他做各种原木桌椅和小物件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不远千里拖家带口大老远来找他,来体验传统木工;还有人,辞去工作,来到这里,专门来学习木工技艺。他常劝学艺的人不要来,这里不适合情怀,只有真心才能耐得住寂寞。

  晌午,几位慕名的年轻人来了,他们想给自己做上几朵太阳花。其中有两位是北京来的客人。那客人说自己是在网上无意中认识了范传斌,得知“牧器工坊”,主人天真率性,和道法自然的生活理念吸引了他们。“牧”在他们眼里是木的谐音,同时也是自由和丰美的象征,器则指物器,结合起来就是自由地与器物相处。

  假期和周末常有孩子们会来这里呆上一天,手拿刨子,做一些小木器,在这里吃应四季而生的时令蔬菜!一天下来手机游戏离手了,心不焦躁,人也就舒心起来。

  正如中岛乔治说的:“我希望人们看见我的作品的时候,都会说‘哦,原来这是一棵树!”范传斌说,他也希望自己所有作品,都是带着树木生长的印迹的,比如结疤、虫眼,或者老木头风化的纹理,腐蚀的坑洞,让这些生活的轨迹留下。

  现在范传斌的理想是当一个纯粹的木匠,想法很单纯,让来到木工坊体验的人们,可以全面地感受到传统木器文化,感受到不一样的乡村。

    (编辑:徐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