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特稿   正文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关键性一战
2019年04月18日 14:50来源:庆元网 作者:

  “斋郎战斗是我军挺进浙闽边后的关键性一仗。斋郎战斗的胜利,迫使敌保安团队在以后一段时间内转为退守,龙泉河北面的敌人已比较空虚,一些反动地主也纷纷离开了浙西南,我们就获得了开辟以仙霞岭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通道。”(粟裕《回忆浙南三年游击战争》)

  ◎慎密侦察 分析形势

  民国24年(1935年)4月23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先头部队从西管岚出发,经第八坑、黄土洋、兰泥至奔斋郎,25日主力部队进驻斋郎。斋郎村地处庆景交界,百山祖东侧,海拔1200多米,是庆元县最高的居民点。全村有600多人口,是当时的一个大村。从村里到龙泉的龙案村(桌案际)不足10公里,距景宁县的黄麻岭村仅有2.5公里。红军进村后把人员分别安排在祠堂内和几座较大的民房里宿营。师部选择在地势较高的村头叶光章等农户的房屋(是一座大宅院),供首长商议及休息,并可以观察全村及周边的动静。受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影响,红军进村前,村民大都带上蕃薯干之类的干粮退到村后山躲藏,村里只剩下老弱群众。红军进村后,分头做群众工作,向没有躲藏的群众宣传革命道理,讲解红军是穷苦人民自己的队伍,红军指战员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是为人民打天下的,有的在墙头上书写标语,号召群众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有的进行家庭访问,调查村规民情;有的帮村里搞卫生服务工作,把全村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

  村民只带些干粮躲避附近山上,认为红军只是路过暂住的。红军进村虽见大部分房子都是空的,推测群众是不了解情况而暂避,为了不让群众误会,凡群众门已上锁的房子都不去动它,有妇女住的房间都在门上做记号。红军进村后就驻扎下来,胆大的村民悄悄下山探情况,见红军只选择村民空着的房子或天井边住宿、休息,虽这么多人驻扎这里,而家里的东西一样不少,其他村民家里也是如此,而且房子被打扫过。红军见到后,告诉村民是自己的军队,并招待吃饭。村民了解红军后,上山通知亲人回家,躲在山上的人得知后陆续回了家。村民见红军和蔼可亲,言辞礼貌,纪律严明,还招待他们吃饭,深受感动,主动向红军提出,要帮助他们。

  ◎调查分析 民主决策

  挺进师领导人带领纵队负责人和作战参谋,在群众的帮助下对斋郎及周边地形进行全面踏勘、布防,对敌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敌我态势,决定凭斋郎的有利地形与敌决战,改变被动挨打局面。因为红军在寿宁上村遭敌军偷袭后,部队损失较大,尤其是丢失了发报机等通讯器材,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一时陷入了被动。有的指战员再次产生畏难情绪,害怕在浙江打游击。鉴于部队中的思想状况,师领导认为只有选择有利战机,重创敌人,教训敌人,灭他们的威风,才能鼓舞部队的士气。另外,敌军气陷十分嚣张,对我军紧追不舍,可以利用骄敌易上当深入的特点,采取各个击破策略打击敌人。

  浙江保安一团李秀部1200余人和王逢欣独立营驻扎在景宁沙湾、英川一带布网围堵挺进师,闽保二团马洪深部1000余人尾追至庆元后广一线驻扎,福建新十师史宏烈部在寿宁托溪至庆元南阳一线布防,拦截挺进师入境。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边境地区的大刀会徒上千人在国民党当局唆使下纠集在合湖、兰泥一带,意欲拼杀红军。摆在挺进师面前形势非常严峻,敌我临近人数之比为6:1。

  粟裕、刘英等师领导侦察、调查后分析,大刀会人数虽多,但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容易对付。而闽保二团虽已深入庆元境内,但他们不愿在浙江冒险、卖命,浙保一团人多势众,且升官发财心切,是挺进师的主要对手,必将有一场硬战。

  红军不但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诸多有利条件,而且掌握敌我双方战斗的主动权。战斗前是红军居高临下,扼守隘口,以逸待劳,而敌人的一举一动尽在红军的掌控中,且红军处于隐蔽状态,敌人进攻,必须向上攀爬仰攻,要突破红军阵地也是很困难的。双方交战后,必定形成易守难攻的态势。

  斋郎村群众基础好,红军后勤供给有保障。斋郎村庄较大,有的村民曾远出闽、赣菇山栽培香菇,受到革命影响,对红军有所了解并怀有感情。此次红军进村作战,经宣传发动,一些村民主动给红军站岗、放哨,封锁消息,帮助修筑防御工事,承担部队后勤供给工作。同时,利用村尾3座水碓,帮助红军舂米,解决了部队吃饭问题。此外,村里有8户地主、土豪,储存的粮食较多,他们听说红军直奔斋郎村来,就带了些钱财逃到外地躲藏,不敢回村,使敌人失去了“耳目”。红军发动群众,开了地主、土豪的仓,分了他们的粮食,既接济了群众的春荒,又解决了部队的给养。

  ◎精心组织 周密部署

  粟裕、刘英、黄富武、王永瑞等师首长对这次战斗进行反复分析、推敲,对每一路敌我战斗路线的安排,战斗人员、战斗力量的分布,都作了严密的部署,并考虑到挺进师如果遭遇敌人三面夹击,战斗失利后如何撤退等问题。

  首先,他们根据斋郎村山岔路口多的地形特点,按作战需要,发动群众配合部队,在通往县城及龙泉、景宁等路口用篾簟搭起了5个简易哨所,封锁消息,日夜监视敌人动静。为了防止闽保二团从背后偷袭,由该村群众叶庆绪带路在村西南5公里外的梅岙----企坑岭头安插一个排警戒放哨,监视敌人的动向。

  接着,部队预设了作战阵地,修筑防御工事,在进村隘口设置路障。根据事先侦察,村尾水口会龙桥,是兰泥、合湖方向进村的天然隘口,土名为“双漈下”,有200余米长的石阶岭,坡陡如梯,从山谷直“架”到村口会龙桥(古廊桥)。师首长分析认为这是大刀会进村的必经之路。为了阻止敌人进村,减少群众损失,把敌人引入预设阵地,就把桥板拆除了,又砍了一些大树横卧路中,准备了许多石块,安排少量战士坚守隘口。红军根据浙保一团驻地与战场距离情况,选派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小分队到3公里外景宁县黄麻岭----浙保一团进犯的必经之路上“等候”,诱敌深入。红军居高临下,可监视敌人的一举一动,并将岙头淤至黄麻岭一线的山梁预设为打击敌人的阵地,招引敌军“钻入”红军主阵地。左侧是大砻岭头,安排轻机枪手封锁黄麻岭至庆元、龙泉县城的通道,右侧是发洪湾至牧牛场,开阔山坡草地纵深千米,一旦战斗打响,作战部队就在这片草坪前沿撒开,直到斋郎往黄麻岭的大路。右边的猪头岩是红军重机枪阵地,这样既可以封锁敌人进攻,又可以扼制敌军逃跑。

  为扩大红军影响,造成敌军以为红军要长驻斋郎的假象,诱敌深入。红军预设阵地,然后借助斋郎有利地形,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挺进师在战前派出以斋郎村群众为向导,分五路游击小分队到外围去侦察,扰乱敌人驻地附近村庄。一路到距斋郎5公里外的三堆村活动,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调查敌人的活动情况,逮住等候进攻的3名大刀会徒,并杀掉该村土豪吴某某家的猪,除留下部分连同粮食分给群众外,把3名会徒及猪肉、粮食带回斋郎;另一路到景宁的木耳口一带侦察敌人的行踪,并在沿途的温堆、黄麻岭等地打土豪、分粮食,当天返回,行程30公里。其他几路也到敌人进犯的各条线路侦察,随后返回。

  红军经过多路调查获悉,浙闽两省边境之敌跟踪至庆元边界,已形成对红军包围态势,正向斋郎逼近。以李秀为团长率领的浙保一团从庆元东北面的景宁英川方向推进,前锋一营于27日至三堆村扎营;浙保王逢欣独立营奉命赶到合湖村助阵;福建新编第十师已在寿宁托溪至庆元南阳一线布防,阻止挺进师与闽东红军独立师会合,师长史宏烈命闽保二团深入庆元腹地后广村,追击挺进师。在国民党唆使下,龙庆景三县边区的千余名大刀会徒,亦在合湖、三堆等地集结,已完成进攻斋郎的武装准备。

  红军还从3名大刀会徒口中获悉敌人进攻斋郎的确切时间。

  27日,粟裕、刘英召开各个纵队干部参加的战前动员会议。会上,粟裕根据侦察得来的情报,认为浙闽两省敌人已接近斋郎,并形成三面环攻红军驻地斋郎村态势,战斗将在明天打响。在征询了各纵队干部应战意见及备战情况后,部署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刘英作了战前思想动员,各纵队要紧密配合,强调务必打赢这场硬仗。会后,各纵队将会议精神传达到全体指战员。

  指挥部在备战时考虑到,假若敌人三路合力同时进犯斋郎,战斗失利,部队可以从防守龙泉与庆元一线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西面突破,既可隐入百山祖大山里,也可向龙泉境内撤退。另外,为防止不测,指挥部决定战斗打响前,要求非战斗人员带上重要材料撤退到斋郎村头后坑岙凉亭隐蔽。

  

  ◎占据天时地利以弱胜强

  4月28日凌晨,师指挥部为把大刀会、闽保二团堵截村外,在水口备了大量石块,在梅岙增派一个排。防守村尾水口、梅岙、岙头淤等关卡的红军经宣誓后,率先出发,进入阵地。接着,各战斗队随后按预定计划进入各自的防守阵地,等候来犯之敌。

  粟裕、刘英等为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使用,将相隔不远的岙头淤与牧牛场主战场构成一体,开战后可根据战况变化,利用隐蔽的横路、战壕来调动战斗力。早晨七时,战斗率先在村尾水口打响,千余名大刀会徒见上面有红军驻守,山路陡峭,路面桥板被拆除,沿原路返回200余米,改道直奔岙头淤,欲从斋郎村背后偷袭红军。早已等候岙头淤的红军在师宣传科长王维信指挥下,劝阻前来挑战的大刀会停止进攻,王维信遭偷袭受重伤,两名红军战士牺牲。红军被迫还击,毙伤大刀会徒五、六十人。大刀会徒原以为有刀枪不入的“护身符”罩着,上千名会徒见同伴倒下,再也不听指挥,掉头逃命去了。完成了该线作战任务后,红军留下部分人员坚守阵地,主力全部转入牧牛场,配合主战场作战。

  红军主力隐蔽在约1公里长的牧牛场山坡战壕里,这里是景宁通往斋郎的必经之路,可挡住正面进犯之敌。轻机枪班居高临下封锁大砻岭头山道一线,重机枪班驻守猪头岩,侧击敌人强攻,打乱敌人进攻线路,这样既可控制敌人抢占制高点的企图,又可切断敌人的退路。轻重机枪遥相呼应,可以控制敌人进攻节奏与逃跑的通道。

  斋郎战斗牧牛场遗址

  红军进入各自阵地后,为便于协调指挥,粟裕、刘英等师首长带领参谋及警卫员进入设在牧牛场高处的指挥所,用望远镜查看红军三路四阵地及驻地防守情况。上午9时许,浙保一团第一营从三堆进入黄麻岭,与挺进师的侦察部队接火,红军首先一枪,击中敌军一名连长,接着边打边退,撤回到猪头岩防区,将敌人诱入预设伏射击区内。随后,李秀率领的浙保一团两个营从柳八际赶到黄麻岭,听到前面枪声,知道先头部队与红军交火,命令部队快速前进,扑向斋郎。敌人完全进入红军预设阵地后,红军的手榴弹、轻重机枪同时向敌群开火,爆炸声与长短枪声齐鸣,打得敌军晕头转向。李秀明知中了红军埋伏,自恃人多势众,武器精良,指挥部队拼命向红军阵地发起强攻,并亲自下轿督战。敌人从大砻岭往上冲,被大砻岭头的红军机枪手击退。敌先头部队也向牧牛场红军战壕发起猛攻,遭到驻守战壕的红军猛烈还击,又被驻守猪头岩的红军重机枪班侧面扫杀,控制了敌人的进攻节奏,连退路也被红军控制。此时的敌军是欲进不能,欲退无路,再次向牧牛场发起冲锋,战斗异常激烈。

  浙江保安一团团长李秀在正面督战,红军击中他的手,一名卫兵受了伤。李秀被另一名卫兵救下逃跑。敌军失去指挥,无心恋战,想趁机撤离,可退路已被红军重机枪封锁。战斗持续了七、八个小时,直到太阳将落山,敌军失去反抗力,粟裕见反击时机已到,即发出反攻命令。三纵队刘汉南一声“冲啊!”,隐蔽战壕的红军一起跃出冲向敌人阵地,三纵队的指战员冲在最前面。浙保一团共1200余人,号称实力强劲,但在红军挺进师指战员的英勇反击下,溃不成军,有的光着身子逃命,有的跪地举手投降,有的丢了武器躲藏在草木丛中。战斗中,防守企坑岙监视闽保二团的部队,也奔向主战场配合主力红军追击残敌,力量倍增。追击途中,红军捕获了敌军近200人。三纵队在队长刘汉南、政委方志富率领下,继续追击逃敌,一直追到5公里外的景宁洪源村,逃敌已把武器扔光,俘虏了部分敌军,见天色将黑,才下令停止追击。红军循原路返回,挑着大量武器弹药而归。

  事后,斋郎村群众交口称赞红军人好心好又勇敢,说话算数,把敌人堵截在村外打,避免了群众和村庄的损失。

  当挺进师与浙保一团激战之时,闽保二团也已离开后广村前来助战,但见红军在梅岙---企坑岙等隘口有防守,也不敢贸然突破红军防线,前往斋郎参战。

  斋郎战斗打败了超过红军六倍之众的浙、闽两省保安团和庆景边境的大刀会共3000余人的联合进攻,毙伤敌军300余人,俘虏约200人,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4挺,长短枪150支,各式子弹万余发。战斗中,红军有师政委会委员、宣传科长王维信等26名指战员英勇献身,另有3名战士受重伤。

  29日,挺进师开始清理战场,处理战后有关事宜,将王维信等在战斗中牺牲的20多名战友的遗体一一就地安葬。当时,战场上三多,捡拾遗物的群众多,周围几个村庄都有人到战场去捡拾遗物;敌人丢下的尸体多,三五成堆,遍山都能看到尸体;山上的子弹壳多,集中的地方一处就能捡拾一箩筐。斋郎及附近村民用捡来的弹壳铸茶壶、小锅、勺子等,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铜壶、铜锅、铜勺。从“三多”足见斋郎战斗的激烈,交战火力集中。红军按政策处理俘虏,把受伤的留下,请村里的草药医师叶世森帮助医治,将其他俘虏集中后由政治部进行政治形势教育,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政策、主张,再由师供给部按优待俘虏政策发给路费,悉数释放。

  挺进师指战员又把缴获来的枪支集中由供给部作了检查,把完好的武器分发给纵队,将破损的长短枪共80余支、轻机枪2挺,撤卸了枪机柄,集中装入两副棺材,转移埋藏在乌沿坑山上(后被国民党保长发现,被敌人挖走)。红军在斋郎期间借用群众的物品也一一送还,少量被损坏的东西也折价赔付给群众。

  部队打扫战场时,村里有许多群众跟去,主要是捡拾子弹壳。叶庆伙等青少年在山上捡拾到许多子弹交给红军,拾到废弹壳留给自己,回来后还得到红军的奖励,其中叶光昌父亲等人还捡到长短枪各1支交给红军。

  红军把在战斗中受伤的指战员安置到叶庆奎家里,师卫生部的5名医生和10余名卫生人员全部投入救护工作,进行抢救治疗。为防敌偷袭,把3名重伤员转移出去。当晚,挺进师选派1支侦察部队,由村民叶庆绪带路先行,在三井溪村住宿,把2名伤员安排到可靠的群众家里,留下1名红军战士照顾,另1名伤员因伤势过重在路上牺牲了。

  30日,部队吃过早饭,粟裕、刘英率领挺进师全体指战员与斋郎村群众告别,由新入伍的战士叶庆绪、叶木生、吴可松带路,撤离斋郎,进入龙泉境内。

  “斋郎战斗是我军挺进浙闽边后的关键性一仗。斋郎战斗的胜利,迫使敌保安团队在以后一段时间内转为退守,龙泉河北面的敌人已比较空虚,一些反动地主也纷纷离开了浙西南,我们就获得了开辟以仙霞岭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的通道。”(粟裕《回忆浙南三年游击战争》)挺进师进入浙江月余,辗转于浙闽边境的庆元、景宁、龙泉、泰顺、松溪、政和、寿宁等县,不断遭到国民党保安团队的围追堵截和大刀会的骚扰,先后打了大小几十仗,尤其是在寿宁上村遭到闽保二团夜间偷袭失利后,部队一度陷入困境,产生了畏难情绪,有部分战士甚至再次产生害怕在浙江打游击的思想。斋郎战斗是红军挺进师战斗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成功典范。它用战斗实例鼓舞士气,使广大指战员重新树立了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心,更坚定了革命信念。

    (编辑:徐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