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特稿   正文
共享发展成果 实现互利共赢——中日韩三国食用菌行业会长就产业现状与展望发表谈话
2018年11月12日 10:58来源:中国庆元网 作者:记者 胡松

  11月10日-11日,首届中日韩三国食用菌行业会长庆元峰会举行。峰会期间,中日韩三国食用菌行业会长、行业精英以及国际食用菌界专家学者齐聚庆元,开展交流合作,共谋产业发展。现将三国食用菌行业会长就产业现状与展望发表的谈话予以选登,以飨读者。

  中国食用菌协会会长、国际蘑菇学会副主席顾国新

  加强三国合作打造更多享誉国际的食用菌知名品牌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利益和命运深度交融的新形势下,中国食用菌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日本、韩国已成为中国食用菌产业在亚洲的主要贸易伙伴,来自中国的松茸、松露等深受日韩国际市场青睐,年出口量50多万吨。同样,来自日本、韩国的食用菌生产物资、设备也成为中国市场和企业主要购买对象。食用菌已成为联结中日韩农业合作的重要纽带。

  近十年来,中国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传统种植和现代化生产方式齐头并进。2017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接近4000万吨,总产值接近3000亿元,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5%左右,已成为中国仅次于粮、油、果、蔬的第五大农作物。

  中国食用菌的生产区域遍布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年产值超过千万元的主产基地县有500多个,带动菇农2500多万户,目前49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有80%左右首选发展食用菌产业。规模化食用菌企业有2000多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300多家,其中,大型工厂化生产企业日产量超过千吨,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典范。

  我国食用菌产业精深加工和流通水平较高,一些食用菌深加工产品远销欧美,中国香菇城、食用菌小镇、渤海商品交易所等现代流通方式不断创新,大宗现货电子交易、专业化的批发交易市场日益完善。

  中国食用菌行业的科技研发及应用水平也明显提高、快速推进。近年来,食用菌行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50余项,认定食用菌新老品种120多个。中国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上海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一大批机构在食用菌应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方面,已接近世界水平。

  中国是食用菌大国,菌物资源之多、覆盖范围之广、从业人员之多、产业发展之快,令世界为之惊叹。当前,“一荤一素一菇”的健康营养理念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相较欧美国家,中日韩三国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等领域优势突出,理应共享成果、共谋发展。

  中国食用菌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是:行业投资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品种技术的研发相对滞后,食用菌产品的结构还不尽合理,食用菌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水平还比较低,深加工的能力还比较弱。

  当前,中国食用菌产业处在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产业结构调整、大健康产业发展、“一带一路”等都给中国食用菌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为此,受产业界委托,我谨提出以下合作愿望:一是积极推动中日韩三国食用菌相关组织和机构之间的合作,包括菌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共享。二是加强食用菌标准化体系的合作与建设,为实现国际贸易公平和便利打好基础。三是引导中日韩三国食用菌企业在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深入合作,打造更多享誉国际的食用菌知名品牌。四是搭建人才和技术交流平台,共同为产业发展提供“软实力”的支撑和力量。

  日本食用菌学会会长高畠幸司

  合力应对问题实现协调发展

  1979年,日本食用菌产量是25万吨,现在增长到了50万吨。从生产额来看,1985年达到250亿日元,现在已增长到2450亿日元。

  另一方面,虽然在1997年以前,栽培食用菌的总生产额与生产量一样均展现出了良好的增长态势达到了2360亿日元,但之后便不断降低,到了2000年时总生产额下降到了1969亿日元。但是,从之后的第二年又重新进入增加态势,直到今天一直在2000—2200亿日元范围内变化。然而,相对于生产量的增加态势,食用菌的生产额还是显示出了缓慢的下降趋势,生产单价在最近20年里也持续低迷,日本食用菌产业正面临非常严峻的时期。

  从不同品种看,最早日本是生产干香菇,虽然那时的香菇栽培都是以干香菇为中心进行实施的,但其实在很早之前,日本就已经开始进行原木鲜香菇的全年栽培工作了。

  1985年之前,日本都是依靠原木栽培的香菇和金针菇所支撑的,直到开始进行平菇的栽培并实现与滑子菇同样的稳定生产状态之后,才开始对松茸菇和灰树花菌进行栽培。在这一时期,原木香菇栽培和干香菇、鲜香菇均展现出了稳步增长的态势并实现了稳定生产。

  2010年后,靠的就是金针菇、松茸菇、灰树花菌的大量栽培,另外菌床鲜香菇、杏鮑菇也开始了相应的栽培作业,且目前已经实现了稳定生产。考虑到以往的各种趋势,目前各方都盼望着作为能够使蘑菇的总生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启动力的新型栽培食用菌出现。

  也正因生产不断在增加,所以日本食用菌产量一直增加。我们也希望在杏鲍菇之后,日本能开发出新的品种。

  大家都知道,利用菌床生产食用菌的方式有一贯栽培方式和栽培中心方式两种。今后,将利用培养中心方式实现“培养菌调制”“菌床培养基的培养”“生长和收获”的分工化,由此向产生规模优势方向推进的“通过低价格时代的增产和省力化实现降低成本的方式”发展。在进行金针菇栽培的过程中,虽然通过导入液体培养的培养菌系统,使栽培周期得到了大幅缩短,但该系统主要支持的还是培养中心这种方式。

  虽然利用培养中心方式,生产农户通过将劳动力集中于“生长和收获”工序中,具有降低新加入食用菌品种和规模扩大所需投资,以及降低调制菌床培养基前产生的问题和损耗对应风险这样的优点,但还是会产生对于通过培养菌调整和培养管理等方式而疏于对蘑菇微生物学基本特性的理解这一方面的担忧。

  以往的食用菌生产一直都将重点放在生产的高效化、省力化等生产者方面,但今后还是应该将满足消费者需求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上。虽然生产放心、安全的蘑菇是必须坚持的,但同时还需要提供符合消费者的喜好与意向的食用菌菇产品。

  食用菌产业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成长,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产业振兴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已经变得很难通过一国之力解决了。今后,对于中日韩三国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原料、品种的开发与管理、如何保证食用菌产品的安全,这三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产业都是致命的。

  在这样的一个重要时期,我们召开了“中日韩食用菌高层会议”,适应当前时机,重点是在交流各国内情的同时实现协调发展。

  韩国食用菌生产者联合会会长林菜彦

  提品质优品种努力开拓海外市场

  韩国的食用菌生产量在2010年以后逐渐减少,2013年后基本维持在每年18万吨左右,培养基进口量从2014年开始逐渐增加,2017年增至4.49万吨,比2013年增加了3万多吨。

  由于培养基原料进口量增加、工人底薪的上调、对外国品种的专利费用支付等原因,造成食用菌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在生产成本都无法收回的情况下,还要用拍卖价格出售食用菌产品,更因中国及亚洲国家食用菌生产量的增加,引起进出口市场的缩小,使得食用菌种植农户更为艰难。

  据韩国国内食用菌消费趋势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7年间按每户为单位年平均食用菌产品的采购额为38503韩元,新鲜食用菌为37357韩元,加工食品为1145韩元。食用菌种类中平菇、杏鲍菇、香菇的采购额占了整个食用菌食品采购额的72.5%。从高到低顺序为:平菇>杏鲍菇>香菇>金针菇>松茸>木耳>茶树菇。

  从采购渠道看,消费者年平均采购额从高到低为:大型超市>企业型超市>小型超市>传统市场,而在企业型超市购买的比重逐渐增长。据调查,在高收入家庭中,年龄50岁上下的全职主妇阶层采购食用菌的金额较高。

  价格下跌有两个因素:消费量没有变,但供应量增加,或供应量没变,但消费量减少了。在全球竞争中,价格是最高的价值。消费者都是想要既便宜又舒适、又好吃且对身体有好处的东西。目前,很多同质化的食用菌商品充斥市场,于是价格就下降了。

  解决韩国食用菌产业面临问题的对策包括:建立食用菌义务资助金,实施食用菌生产配额制,改善流通结构等。特别是食用菌的流通结构要简单化,进而节省费用,这是非常重要的。

  但目前食用菌的流通结构呈现越来越复杂的趋势,流通费用也呈增加趋势。如果通过直接交易,减少流通环节,减少中间流通的差价,就会对生产者产生更多的利益。

  此外,用食用菌资助金来宣传食用菌功效,诱导更多消费,使更多年轻消费者增加购买欲望,促进商品化开发才能符合农户利益。同时,为了得到有效保护,要制定有法律依据的食用菌产业(培育)法。

  为了种植高品质的食用菌产品,优质的原料是必要条件。所以要稳定绝大部分原料依靠进口来种植的供应体系,对进口食用菌栽培原料加强质量监督管理,防止食用菌生产者之间的过度竞争。

  当前,中国的所有食用菌产品都可以进口到韩国,但是从韩国可以出口到中国的只有平菇和杏鲍菇,而这样的国家不止中国一个。所以,我们要通过建立出口综合组织,推进出口专业生产单位的体系化,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开发低能量型品种,培育优良品种,开发功能性品种,推行质量认证制度。

    (编辑:周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