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香菇采收季,在屏都街道蔡段村的庆元县丰乐菇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菇农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从香菇采摘,到剪菇脚、分选等初步加工,再用运送车将香菇拉到烘干房烘干……香菇生产加工的流水式作业已然形成,工厂化、标准化的食用菌生产步入正轨。
据丰乐菇业有限公司社负责人金新跃介绍,近年来,在县农业部门指导支持下,合作社不断加大对生产设备、生产技术的改造提升力度,目前已有5条专门生产菌棒的机械化流水线,并采用了胶囊菌种接种技术,搭建起3万平方米的联动标准菇棚,有力促进了香菇的标准化种植与生产。
“随着设备、技术的标准化,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金新跃说,2017年,合作社一共栽培了200万袋菌棒,利用2个月就完成了生产任务。
2017年以来,我县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项目,新跃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实施的《香菇标准化种植推广示范》,成为市级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
规范化引领,标准化推广。2017年,我县年菌棒集约化生产能力达8000万袋,占全县食用菌生产量的72%,建设标准菇棚20万平方米,建成30万袋以上的基地(村)87个,实现全县香菇标准化生产80%以上。
食用菌产业的标准化初见成效,畜牧业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也如火如荼。位于濛洲街道大坑村的兴泰生猪养殖场,是全县首家采用“非接触发酵床”养猪零排放模式进行标准化养殖的基地,也是省级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之一。
养殖场内,专门为生猪建起了一幢“宿舍楼”。养殖场负责人吴元金告诉记者,该楼上层铺设漏缝板用于养猪,下层发酵槽里铺上废弃菌棒、稻壳和秸秆等,与有益微生物混拌,猪的排泄物落于发酵床上,经垫料翻混机拌料,发酵转化为养殖废弃物。
“传统模式的养殖栏舍配比是2.5—3平方米养一头猪,现在只需1—1.2平方米。”吴金元介绍说,零排放模式不仅节约用地,同时发酵槽内的垫料经反复搅拌和发酵后可制成有机肥,既可肥田又能增加收入,实现资源循环使用。
近年来,我县通过示范基地项目推广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2017年,我县建成现代农业园区新建特色水果基地500亩、GLP标准钢架蔬菜大棚1.25万平方米,硬化园区基地道路6625平方米,新增油菜、向日葵等花海基地500多亩,培育农业休闲观光点5个。据统计,2017年度我县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到63.38%。
“标准兴农”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截至2017年底,我县新增有机食品6个、绿色食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13个,省级无公害产地11个,认证面积共4042.85亩。截止目前,我县有效期内有机食品57个,绿色食品19个,无公害农产品61个。认定面积5169.343公顷,其中有机食品认定面积245.123公顷,绿色食品认定面积312.67公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611.55公顷。全县共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50716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