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特稿   正文
再看一眼老庆中 再道一声“再见”
2017年08月09日 09:50来源:中国庆元网 作者:记者 姚易君 郑君 实习记者 吴丽珍 吴慧萍

  母校,是每个人心中特殊的存在。校园还在,每每路过总是习以为常;故地将逝,记忆和情感开始翻涌而来。近日,老庆中校舍(旧城改造老二中区块公房)拆除工作即将开展,在石龙街边的老庆中、老二中校园里工作、学习过的人们有的感慨万千,有的故地重游,用自己的方式举行着对母校校舍的送别式。

  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庆中,以为早就忘记的片段,都伴随着熟悉的场景从记忆深处抽出。曾挂着班级号码的停车场,早已一片空旷,曾抱怨一到秋天就满是落叶的包干区,即便杂草丛生也已无需打扫,曾在体育课上跑过一圈又一圈的操场,再没有灰尘扬起。

  走进呆了三年的教室,黑板上留着粉笔字,仿佛刚上完课,从教室的窗户望出去,似乎能看到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走在校园内,广播里放着各种大家爱听的音乐。校门口的小店总是里里外外挤满了人,傍晚的操场小伙伴们一圈圈轧过,嘴里的话题总是滔滔不绝。放学了,同学们一起结伴走到车棚,骑出学校大门时,总会互道一句“再见”。而现在,这句“再见”,要送给这整个校园。

  “这儿是我们以前的教室。”“那里是做物理、化学实验的实验楼。”“操场一圈200米,以前最怕体育课跑八百米,一跑就是四圈。”市民周桂芬是老庆中1988年毕业生,那时老庆中初中、高中同在一个校园,那时她还是初三(2)班的学生。

  看见眼前熟悉的校园布局,毕业近30年的周桂芬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踏着十几岁时留下的足迹,拾掇路边铺洒的落叶,拿起教室内留下的旗子挥舞,重新环顾母校的各个角落,重拾当年与同学们光顾门口小卖部,在课余时间一起出板报的时光。“毕业后同学聚会,也回过老庆中,看看上过课的教室,三五成群拍照留念,不过这次应该是最后一次看它了。”周桂芬感慨着,拿起手机记录起这一方校园内的点滴,教室、宿舍、老树、孔庙……她将留念化成照片,用微笑与母校道别。

  “在老庆中教学10年,记忆最深的还是教学楼前的老松柏和后面的孔庙。”庆中退休教师鲍世东再次回到老庆中校区时,已是即将拆除的前夕。1992年至今,老庆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翻修扩建,也在2002年之后由庆中变成了老庆中,再从二中叫成了老二中,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而校园内几十年的老树还在,孔庙也仍静静屹立于此,教学楼主楼虽历经粉刷但楼道、走廊依然是熟悉的结构。

  当年的食堂还没有那么大,从前的教师办公室里几个老师共用一张办公桌,原来的教学设施并没有现在好,教学环境也比如今简陋许多……但在校园里,精神仍是富有的,老师们面对学生走上三尺讲台,谱写着教师与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不解之缘。

  走进老庆中,与老树拥抱,与孔庙合影,走过教学楼里层层台阶,穿过布满斑驳光影的校舍走廊,教授语文的鲍世东老师寻来粉笔,在曾摆满课桌椅的教室前站定,“业精于勤”四个字苍劲有力地在黑板上重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老庆中走完了它的历程,完成了历史使命,在庆元教育的发展中,它的历史功绩是永不可磨灭的。”看着荒废已久,略显颓废的老校舍,鲍世东说。

  教室空了,但记忆是满的,老庆中将要不在,但青春却会永存。它将要完成它的使命,消失在石龙街边,而记忆还在,无论它名为老庆中或唤作老二中,它将永远留存于每一位与它并肩成长,看它渐渐老去的人们内心深处。现在,只需远远看着,送它一程,想念的时候,它随时随地都会在脑海中出现,回应你的惦记,伴你继续前行。

    (编辑:方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