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吴德庶
居住地:庆元
职业:退休干部
经历:他先后担任过中小学教师、校长、县机关党工委副书记、县委党校副校长,于2006年退休。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国画,从此一发不可收,先后到丽水、杭州两地老年大学学国画,并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画册,参观画展,从中吸取营养,创作了大量的画。2016年底,他选取了111幅国画作品出版了国画集——《宁静艺痕》。他热爱家乡,希望能画好庆元山水,传播庆元特色文化……
在不久前县新华书店举办的名为“路在脚下,我与国画之缘”的读书会上,主持人把一位头发斑白、身体硬朗、笑容满面的老人请上了台,他是这期读书会的主人翁——吴德庶。主持人介绍说:“他今年74岁,笔名宁静。退休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国画,从此就开始爱上国画,先后在丽水老年大学、杭州下城区老年大学山水画及花鸟班学习,期间作了大量的画,得到了不少专家的赞赏。去年,出版了国画集《宁静艺痕》……”
读书会后,记者采访了吴德庶,听他讲述与国画结缘的故事。
(一)
2010年,退休后的吴德庶和妻子刘爱莲到宁波走访朋友,正是这一次走访,让他与国画结缘。
吴德庶夫妻俩在朋友家中看到,贴满墙壁的国画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朋友告诉吴德庶,画国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墙上的画是他们夫妻合作完成的。
回家后,吴德庶把学“国画”放在了心上。正巧这时,孙女在丽水上学,吴德庶夫妻俩便到丽水照顾孙女。期间,吴德庶报名参加了市老年大学国画班。
在市老年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得很有艺术。“老师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学员作品的点评上,对基础好的学生,他除了肯定外,还会指出特别不足的地方,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追求进步;对于初学者,则充分表扬他们好的地方,重在培养信心。”吴德庶说,他画的第一幅作品是“松树”,得到了老师的极力赞扬,这让他产生了动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吴德庶从一棵树、一条鱼画起,2年后,他学有所成,离开时在班里算是一名优秀生。为了把国画画好,吴德庶还专门到书店购买了《 “一学就会”国画技法入门秘诀系列丛书》《芥子园画谱》等书籍,边看边学边画。
后来,吴德庶从丽水辗转到了杭州。为了继续学国画,他又继续求学,成了下城区老年大学山水画及花鸟画班的一名学员。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吴德庶做了一次手术后,大多时间在家疗养。2015年,又进行了一次手术。期间,他购买了《跟我学》《花鸟画起步丛书》《“怎样画”提高篇系列丛书》等参考资料,在家自学“国画”。
(二)
通过几年学习,吴德庶的绘画基础愈发扎实。但他并未就此止步,为了提升画技,四处寻找名家名画进行临摹。其中,有王中年的《新编芥子园画谱》、高寅和刘国志的南派山水画、林溶的山水画作品,他们的作品都将以往的水墨画变成了彩墨画,这让吴德庶如获至宝。于是,他立马改变学习方式开始临摹,这让他收获颇丰。
曾有人问吴德庶,“画一幅画要多少时间?”吴德庶苦笑说:“就单一小幅画来说,是可以计算时间,但为了画成某幅画,而作废了多少画稿,花费了多少精力,这些就难以计算了。”
除了临摹,只要有机会,吴德庶还经常参观画展,从画展中学习作画。在他的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参观著名山水画家杜高杰的西湖诗词画选,老年大学老师带了包括他在内的3个人去看画展。然而,到半路就下起了大雨,由于风湿痛,他只能中途提前回家,但眼里充满了不舍……或许是吴德庶对“国画”的痴迷感动了老年大学老师,第二天专门为他送了杜高杰的画集。吴德庶非常兴奋,临摹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西湖画”。
(三)
梳理自己的作品,吴德庶发现了问题:作品画来画去,大多数是大家所熟知的名山大川,那是千百年来无数名家所描绘、创作的对象,常人是难以突破的。
“我的家乡是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那里有取之不尽的题材,何不充分发挥呢?”吴德庶将目光投向了身边,开始寻找绘画题材。
由于年事已高,再一次次深入乡村写生已不现实,而一副印着庆元特色元素——廊桥的扑克牌,成了吴德庶作画的参照物。除了“廊桥”扑克牌,大量庆元风光照也成了很好的作画参照物。
“拍摄的照片和国画不同,国画不可能原原本本把照片里的内容都画下来,但是画画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上,有时可适当添加或删减一些景物,只要画的主题不变,想怎么画都行。”吴德庶说。
在吴德庶作的廊桥画中,有一幅名为《庆元廊桥》,画的是举水乡月山村的如龙桥。该画作中“桥头处”多了2盏红灯笼,与绿色的背景相呼应,为廊桥增添了一份意境。
作品《幼时上学路》画的是孩提世代,沿着弯弯的小路去学校的场景;《收菇路》画的是当年收菇客下乡穿村走巷常走的路;《家乡美》画的是庆元的山山水水……
多年作画,让吴德庶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画好画,都要挂在墙上,每天看一看,如果觉得满意,就把画收藏起来,但哪怕觉得有一点瑕疵,他都会把画撕掉重新画。
在作画过程中,吴德庶发现有些画总难以表达心意,这明显是受绘画水平所限,怎么办呢?他忽来灵感:“画不达意文字补”。为此,吴德庶为每一幅画都加了文字。“每当开窗见高楼,便忆起幼时上学路”,是画《幼时上学路》时加的文字;“少儿不知愁滋味,爬到岩上‘愁!愁!愁!’,惊吓黑狗回头对我‘汪!汪!汪!’”是画《儿时趣事》时加的文字……这些文字,是吴德庶每天早上和妻子散步时想到的。
谈到学习国画的经历和心得,吴德庶说,首先要培养兴趣;其次是积累素材;第三更要有毅力。当然,也不能有太高的期望值,把画画当作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就不会有太多的遗憾。
在画画的过程中,家人对他作画非常支持,每次他画画,妻子总陪伴左右,还时常对画作提些意见和建议。
据不完全统计,6年来,吴德庶用坏了30多只画笔,5000多张画纸。期间,家人建议将其历年来所画作品集结成册。2016年底,画集《宁静艺痕》出版了,收录了吴德庶的111幅国画作品。其中有临摹杜高杰的“西湖画”,有按扑克牌画的“廊桥”,还有参照风光照画的庆元山水等。
画集的出版,得到了不少专业人士的好评,这让吴德庶作画的积极性更高了。他说,今后还要画更多庆元山水画,通过国画作品,传播庆元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