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广角   正文
仁心廉医 待患如亲——吴复恒的好家风故事
2016年08月25日 09:25来源:中国庆元网-菇乡庆元 作者:记者 吴晨鸣

  人物名片

  今年83岁的吴复恒,于1949年参军,在卫生队学医。曾在西北建设工程师服役,后在浙江建设工程局职工医院就职。1968年回到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职,于1990年退休。其子吴临江为县人民医院口腔科退休医生,其孙吴颐俊现为县人民医院外科医生。

  廉医牢记在心

  “钱你拿回去吧,我只是举手之劳,你照着方子去抓药就行了。”日前,吴复恒在家中婉拒了病人给的问诊费。

  “父亲退休二十几年了,时常有人来家里让他看病,他从来不收钱的。”吴临江说,他父亲一直告诫他们,做一名医生要廉洁,不能多拿病人一分钱,5角钱的药能看好的病,坚决不能给病人开1元钱的药。

  二十几年前关于父亲“廉医”方面的一件小事,吴临江夫妇至今仍印象深刻。“那时候儿子还小,有一次,在路上和小朋友玩摔了一跤,膝盖摔破了,我就拿了两根医院的棉花球给儿子清理伤口。”吴复恒的儿媳张秋红说,“公公下班回家知道了这件事,把我和丈夫训斥了一顿,说这是在贪污公家财物。”

  吴临江夫妇原以为无关痛痒的一件小事,在他父亲眼中却性质严重。自那以后,他俩一刻也不敢忘记父亲的训斥和教导。“无论是公公还是我丈夫、儿子,我们敢拍着胸脯说,从来没有收过病人送的任何钱物。”张秋红说,这都是因为公公给他们树立了好榜样。“婆婆生前说,她总是要替公公回绝病人的送礼,有时逢年过节,实在拒绝不了,公公一定会让她买相同价值的礼物送回去。”张秋红回忆说。

  待患者如至亲

  除了“廉医”,在吴复恒家代代相传的还有“患者如至亲”。吴复恒教导儿孙:若有疾厄来求助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冤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这么多年来,除了一次特殊情况外,父亲均待上门求助者如亲人一般,竭尽全力医治。”吴临江告诉记者,他父亲至今仍为那次特殊情况心存愧疚。原来,吴复恒在78岁那年,一年轻人来请他到家中为其父亲看病,但他扭伤了腰,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吃饭都得儿媳端到床前喂,只能让年轻人另找医生。多年过去了,他还偶尔会说起,当年没能为病人减轻病痛而愧疚之事。

  上世纪50年代,身在浙江建设工程局职工医院就职的吴复恒,每个月能分到18斤粮票,但他时常吃不饱饭。“米饭经常给病人吃了。”吴临江说,看到很多穷苦病人吃不起饭,为了让他们早日康复,父亲经常把粮票给他们,自己就随便吃点能饱腹的东西,有时干脆就饿着肚子。吴临江记得,那时在杭州工作的父亲,好几个月才会往家中寄来几斤米,一家三口一日三餐吃的是野菜汤和糠拌饭。

  受吴复恒教导,吴临江和吴颐俊也时刻把病人放在心中。“一年365天,儿子就大年初一没上班,而且经常加班,因为工作太累一到家坐在沙发上不到两分钟就睡着了。女儿六岁了,他几乎没有陪过她。”张秋红告诉记者,虽然儿子从没管过家里的事情,但一家人都很体谅他,因为他在努力为病人减轻痛苦。

    (编辑:周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