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专题专栏  >  梦想照亮前行  >  梦想   正文
梦想照亮前行 | 黄立高:要让龙爪粟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2016年08月22日 09:02来源:中国庆元网-菇乡庆元 作者:记者 吴晨鸣

  人物:黄立高

  身份:退休职工

  经历:他先后任职于南峰供销社、龙溪供销社、荷地供销社和菊隆供销社。因探得龙爪粟具有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怀念儿时的“味道”,1998年他在老家试种了20亩龙爪粟。大获丰收后,他便向十里八村村民推广种植,面积从20亩扩大到2000多亩。后来,经营饭店的他,又开发了“龙爪粟汤圆”、“龙爪粟面条”“龙爪粟酒”等产品,受到客户欢迎。而今,他关停了饭店,专心研发更多龙爪粟产品……

  打开“百度图片”搜索界面,输入“龙爪粟”三个字,跳出来的第一张图片中,一名老人蹲在金黄色、成熟的龙爪粟地里,右手握着一把沉甸甸的龙爪粟穗,仔细端详着。图片中的老人今年68岁,名叫黄立高,是岭头乡大池洋村人,从事龙爪粟种植及相关产品开发已有18年。

  黄立高有一个梦想,他要让龙爪粟深深扎根在庆元这片土地里,让更多以龙爪粟为原料的原生态健康食品,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

  龙爪粟差一点在庆元绝种

  龙爪粟,又名龙爪稷、鸡爪谷,因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被誉为五谷之首。据《本草纲目》载:龙爪粟其味甘涩,入药有补中益气之效,且有益肠胃,用于脾胃气虚。富含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龙爪粟曾为庆元人民的主粮,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种植龙爪粟的人越来越少。

  “新中国成立前夕,原来的水稻品种产量不高,村里人都会种点龙爪粟、玉米等充当粮食。上世纪60年代,粮食紧张,龙爪粟成了主要的食物。”黄立高回忆说,“那个时候,我们把龙爪粟拿来,用石磨磨成粉,加水揉成鸡蛋般大小,里面裹红糖,做成汤圆,还专门当营养品给产妇吃,产妇的气色会越变越好。”

  黄立高告诉记者,18年前,他在无意中翻看《本草纲目》时,得知了龙爪粟的药用价值,又回想起儿时一家人拿龙爪粟当粮食的时光,突然想再尝尝龙爪粟的味道。可他找了好多地方,都不见龙爪粟的踪影。“当时庆元已经没有人种龙爪粟了,这么好的东西就这么在庆元消失了,太可惜了。”于是,黄立高萌发了自己种植龙爪粟的想法,但四处寻种子无果。

  正当黄立高失望时,她的妻子说,家里好像还有一包龙爪粟的种子,但已经扔在角落里十五六年了,估计种子早没用了。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菊隆供销社工作的黄立高在老家大池洋村2亩多的一块山地里,播下封存了近16年的龙爪粟种子。“那是1998年的4月4日,清明的前一天,我记得特别清楚,播下种子时,并没抱什么希望。”

  一周后,黄立高发现土里冒出了嫩绿的新芽。“我和妻子都十分惊讶,看着长出的新芽,可把我高兴坏了。”黄立高说。

  当年10月中旬,2亩龙爪粟成熟收割,黄立高一家人终于又尝到了久违的味道。黄立高说,种植龙爪粟不需要治虫喷药,旱地种植也不需要灌溉,省时省心。于是,第二年,他又种植了30亩的龙爪粟。

  龙爪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看到黄立高种出了龙爪粟,村里人和附近乡镇的人也有了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到黄立高那儿找龙爪粟的种子。黄立高则大方地把种子送了出去。“这么多年了,种子都是送的,从来不收钱,因为越多的人种植龙爪粟,我就越开心。”

  “尽管龙爪粟在哪儿都能活,但最好在海拔五六百米的山上,那样就不会有虫子,根本不用打农药。”种子送多了,得到的反馈信息也多了,黄立高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来。“起初直接把种子种在地里,后来发现,像种稻谷一样,先在苗圃里育种,然后插到地里,成活率提高不少。”黄立高说。

  随着种植知识和技能的逐渐积累,2004年,黄立高租下50亩地,雇人种植龙爪粟,获得了很好的收成。“种植龙爪粟亩产350至500斤,每斤保底价为3元,一亩地只需播撒3两种子,还不需要治虫,比种稻谷省工三分之二,还多了一倍多的收益。”黄立高算了一笔账。

  确保种植龙爪粟能增收后,黄立高与种植户签订了保底收购合同,并鼓励亲朋好友种植龙爪粟。2005年,很多农户开始种植龙爪粟。2006年,“龙爪粟种植基地建设及产品开发”被列入庆元县级科技计划项目。2007年,黄立高组建了“庆元县千钟粟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从事龙爪粟种植、研发、加工、销售。2008年,龙爪粟在安南乡、岭头乡和张村乡等地开始大面积推广。

  到今年,庆元县千钟粟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达到了110多户,去年合作社总销售额达到了100多万元,而全县龙爪粟种植面积已达到了2000多亩。

  “凡是合作社社员种植的龙爪粟,每一两我都会收购回来。”黄立高的承诺,极大地提高了社员种植龙爪粟的热情。最近几天,安南乡上余村的吴长仁,正忙着查看10多亩龙爪粟长势情况。他说,种植龙爪粟省工省力,又不用担心卖的问题,他愿意一直种下去。

  龙爪粟系列产品受喜爱

  龙爪粟越种越多,以龙爪粟为原料的食品也逐渐丰富起来。

  2013年前,黄立高经营着一家名为“农夫大酒店”的饭店,他将龙爪粟晒干磨粉后,经过不断地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龙爪粟汤圆”。这道独具风味的小吃,一端上餐桌,客人好评如潮。

  “有一次,上海的旅行团客人,一下来了七十几人,进店就点名要吃‘龙爪粟汤圆’,说是头一年来吃过特别好吃,念念不忘,吃完还带了好几袋龙爪粟粉回上海。”黄立高说,这道菜还在2006年杭州举行的“江南渔村杯”农家乐特色菜大赛中获“农家经典百味奖”。

  龙爪粟粉只是简单的加工,能不能用龙爪粟粉再做出更方便煮、老百姓更喜爱的食物呢?黄立高想到了制作龙爪粟面条。“面条深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如果我能制作出龙爪粟面条,将会有更多的人吃到原生态的、健康的主食。”于是,黄立高开始研究制作龙爪粟面条。

  “我是2002年开始研究做面条的,起初并不太顺利。”黄立高告诉记者,由于龙爪粟粉的质地和面粉的质地不太相同,面粉的细度为“80—100”目,这样的面粉做出来的面条就很有韧劲,但相同的细度,龙爪粟做出来的面条,一挂上架就断开。

  黄立高一次次磨粉、揉面、擀面、打面,前前后后试了70多次,才摸索出制作爽滑劲道的龙爪粟面条的门道。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吃上健康有益的龙爪粟面条,黄立高多次带着产品到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销,慢慢地打开了上海、杭州等地的市场。在第六届浙江农业博览会上,“龙爪粟面”获优质奖产品,送往展销的3000余斤龙爪粟面被抢购一空。

  在黄立高的家中,有一个包装精美的酒盒,盒子内侧印的生产日期显示为“2013年1月1日”,这是他的合作社出厂的第一瓶龙爪粟酒。“其实,2011年时,龙爪粟酒就已经酿造成功了,但为了口感更好,存放了两年才包装出售。”黄立高介绍说,龙爪粟酒分38度、46度和52度三个品种,均为一斤装,较受消费者喜爱。

  如今,黄立高已将合作社交给大女儿管理。“年轻人更有想法,更有创意,能把合作社管理得更好,我女儿还开了网店,在线上推广龙爪粟产品。”而黄立高则将精力放在研发更多的龙爪粟产品上。“我正在研究制作专门给孕妇、产妇和婴儿吃的龙爪粟产品,这些人群尤其需要营养。”

  而今,不再开饭店的黄立高,隔三差五便往老家的龙爪粟基地里跑。这个季节,翠绿色的龙爪粟叶子已和黄立高齐腰,望着眼前百多亩长势良好的龙爪粟,黄立高对龙爪粟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秋天就一定能享受收获的喜悦。我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能提高龙爪粟产量和质量,能与大公司进行双赢的联营合作,能进一步深化加工、试制出系列产品,让产品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黄立高说。

 

    (编辑:方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