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专题专栏  >  梦想照亮前行  >  梦想   正文
梦想照亮前行 | 赵赟:要在乡土绽放最美的青春
2016年07月18日 08:51来源:中国庆元网-菇乡庆元 作者:记者 胡 松

  人物:赵赟

  身份:乡镇干部

  经历:有浓浓“三农”情怀的他,2013年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并于同年通过浙江省大学生村官选聘,担任濛洲街道上叶村党支部副书记。后经“人才引进”至濛洲街道,目前担任街道党政综合办副主任。

  古语云:三十而立。对于今年刚好30岁的浙大研究生赵赟而言,这是他扎根庆元这片乡土的第三个年头,也是他获益良多的一年。近三年时间,从一名大学生村官到濛洲街道办公室副主任,他走村入户、接待信访、调解纠纷、撰写材料、做好后勤,逐渐成长为一名务实苦干的基层干部。 6月29日,在浙江省第七届微型党课大赛上,赵赟以《最美的青春献给最好的时代》为题分享了他对乡土真挚的热爱和基层工作的体会,最终以全场最高分荣获一等奖。他说:“青春只有一次,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成长,今天选择奋斗明天才能收获难忘。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唯有选择担当方能不辜负这段最美的青春。”

  从一片乡土到另一片乡土

  赵赟是安徽人,出生在农村,在农村长大,父母都是农民,对乡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笑着说自己是“三农”牌。因此,赵赟对农业情有独钟,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专业都是农学类,他一直希望自己能用多年的专业所学服务“三农”,为农村、农民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就像他的偶像袁隆平院士那样,一生专注于用科技解决农民吃饭问题。

  “小时候农活没少干。”谈及幼时经历,虽然赵赟会感慨于困苦带来的辛酸,但也难掩他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他说,那就是他的根。

  根在乡土,所以赵赟毅然选择回归乡土。他本科毕业时打算从事科研,所以考取了浙江大学研究生。读研期间的一次基层挂职经历让他看到,解决“三农”问题仅靠科技还不够,这时他觉得自己应该去基层好好看看。

  于是,2013年毕业时,恰逢浙江省开展大学生村官择优选聘,就这样,赵赟报名选择了丽水庆元,一个在浙江相对欠发达的山区县。

   “既然选择村官,就去最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在赵赟看来,人在年轻的时候要把根扎得更深,越是年轻越应该去最苦、最偏、最远、最基层的地方去磨砺品格、锤炼意志。庆元是浙江最偏远的县之一。所以,他来到了庆元,便扎根在这片乡土里。

  从一个难题到另一个难题

  2013年4月底,赵赟到即将要开始村官工作的庆元走了一圈,体会到了庆元对人才的渴求和重视。同时,还了解到生态和农业在这个小县城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都与他的专业所学非常契合,所以他相信在这里一定能发挥作用。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2013年9月,赵赟初任大学生村官时,没有住房,也没有多余的积蓄,他们一家只能暂时寄居在同事家里。

  “来庆元工作之前身上没什么钱,第一个月的工资还没发,也暂未入住县里的‘人才房’。”赵赟说,当时一张床,一个书柜,一张桌子就是他们全部家当。

  后来,街道的帮助使他得以渡过难关,也让他感到了家一般的温暖。这也是后来赵赟通过“人才引进”转岗时,依然选择留在濛洲街道的主要原因。“在繁重的工作重压下,濛洲街道这个集体,无论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都时刻能感受到一种温暖、团结和向上的氛围,街道同事、村干部以及村民像对待家人一样热情地对我,很感动。”他说。

  作为一个“新庆元”人,对刚入职时的赵赟而言,方言是最大的挑战。

  “村民说的都是庆元话,刚来的时候一点也听不懂。第一次在村里开会,我的笔记本上只记了个‘周二,小雨’”。为了学好庆元方言,赵赟就让街道同事在平常生活和工作里有意识的跟他说方言,然后一句一句解释,并教他发音。

  “麻烦你讲普通话。”这是赵赟学会的第一句庆元话,如今从他口中讲出来,既流畅又地道。

  “吃了吗?”“请坐,茶吃一杯,有什么事……”随着时间的积累,赵赟慢慢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庆元话,虽然还是没有完全学会,但简单的打招呼已不成问题,逐渐也能慢慢进行交流了。

  从一本笔记到另一本笔记

  虽然是浙大研究生毕业,但面对基层工作的繁杂,很多事务是赵赟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比如他接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通知适龄妇女透环。

  “以前我完全不了解透环的概念,结果来了一个男的,我直接就跟他说拿着号,去那边等。当时整个办公室都笑了。”虽然闹了个笑话,赵赟却意识到基层工作,仅靠所学的知识并不够用,他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所以他拿了一个笔记本,随时记录下碰到的问题,记下体会感悟,记下他的理解与思考。

  2013年11月,初来乍到的赵赟碰上了三年一次村级换届选举。作为濛洲街道上叶村的大学生村官,赵赟面对完全陌生的换届选举工作,他用笔记下了:基层换届选举在老百姓心里是件大事,换届风气、程序到位、排除宗族势力的干扰等是重点。

  之后,他开始走访村里的党员、村民,跟他们聊家常。“我记得当时有一个老党员,常年卧病在床,他向我倾诉说,把慰问的机会给其他需要的人吧,能有人经常来陪我说说话就行了。我听了这话心情很沉重。”赵赟说。从此,他会特意多到这位老党员家里走访

  由于村情选情摸得清,那一年的选举还算顺利,赵赟也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这是党员、群众对他的认可。

  谈到当选时的心情,他说:“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因为每张选票就意味着一份信任,背后就有一双期待发展、渴望致富的眼睛,尽管能力有限,但我会尽最大努力。”

  2015年4月,赵赟从大学生村官的岗位上转调为濛洲街道办公室副主任,他的笔记本上更多的是上级文件的落实、街道内部后勤管理、工作协调等内容。重要材料上报的截止日期、大厅的锁坏了要换、一楼的灯坏了要修、二楼的马桶堵了要通……事情更多、更杂,赵赟的笔记本也变得更厚、更旧,从一本、两本到三本、四本,增多的是字数,增添的是责任,增厚的是担当。

  “每一个政策推动落实的背后都是一份人情和民情。故不懂人心,就不懂基层,不懂基层,就不懂中国。”在最近的一次笔记上,赵赟记下了困难党员慰问、党建好故事修改、社会实践方案制定等事项,在最后,他用红笔标注了对近期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用系统性、研究性思维去思考碰到的问题,这可能是读研经历养成的习惯。”赵赟谈到,选择农村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平台,就要用专注、纯粹的心态服务群众,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耐得住寂寞、享受得了孤独,然后才能收获成长,才能不辜负这段最美的青春。

    (编辑:陈沛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