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专题专栏  >  梦想照亮前行  >  梦想   正文
梦想照亮前行 | 朱炉地:要闯出“食用菌养生菜”烹饪新路
2016年07月04日 08:58来源:中国庆元网-菇乡庆元 作者:见习记者 王伊芳

  人物:朱炉地

  职业:厨师

  居住地:庆元

  经历:他出生在一个农村厨师之家。18岁时,他外出拜师学厨,期间流过汗,吃过亏,更受过伤。学有所成后,几经辗转回到庆元创业。偶然的机会,他开始研发“食用菌养生菜”,推出多个招牌菜,受媒体广泛关注,浙江经视还邀请他协助拍摄《百菇宴》专题片。今年,从“厨师”升级为“管理”的他,依然潜心研究“食用菌养生菜”菜品,为的是闯出一条烹饪新路……

  他户口本上的名字是“朱进良”。小时候因为太调皮,所以爷爷就给他改名为“朱炉地”,想让他“本分”些。或许,正是因为这个与“火”有关的名字,让他后来与炉灶、厨师、“食用菌养生菜”结缘……

  农村娃心怀厨师梦

  朱炉地出生在原四山乡砻头村,因他妈妈是村里小有名气的农村厨师,受此影响,从小立志当一名“大厨”。1997年,18岁的朱炉地追随初心,背起行囊,独身来到龙泉“八一宾馆”,跟随退伍军人、“中国烹饪大师”叶阳学厨。当时什么都不懂的他,经常被人欺负。刚进饭店时,想要融入团队很难,不仅分内事要做,分外事也要做。他形容自己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刚进“队伍”时,师兄们总是让他剪辣椒,几大箩筐的干辣椒由他一个人剪,经常剪得整条手臂通红,就像放在火里烤过一样,每隔几分钟就必须放进冰水里降温。尽管很痛苦,但好学的朱炉地还是坚持工作。

  朱炉地说,他第一年学徒生涯,不仅没有收入,偶尔还要向家里要生活费。终于熬到年终,宾馆给他发了50元钱“酬劳”和150元红包,那是他“第一桶金”。“那时候,真是有一种激动得要哭的感觉。”朱炉地说,在龙泉的三年,是他奠定基本功的三年,也是他迅速成长的三年。

  后为,朱炉地离开了龙泉,但他没有回家,而是去了杭州,并且幸运地成了有“素食大佛”之称的“中国烹饪大师”赵水梁的关门弟子。在他的眼里,大城市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没听过的食材、没见过的食物搭配,更有没尝试过的烹饪方式……

  或许是因为对梦想的坚守,朱炉地相比其他师兄弟,更能“坚持”,也更好学。一个冬天的早晨,朱炉地照例要切几脸盆冻肉。想不到,一只手摸肉的时间久了,手指渐渐失去知觉,一不小心切到了手指,由于没知觉,第二刀又切中了另一个手指……瞬间,鲜血直冒,而他只是简单包扎,又回到了岗位上,因为他害怕错过任何一个学习实践的细节。

  白天细心观看师傅们烹饪,晚上回顾烹饪流程,灯下整理笔记……朱炉地说,“学历和起点都比别人低,只有更努力,才能补齐短板……那时,我一有时间,就抱着《东方美食》、《中国烹饪》等专业书籍充实专业理论知识。那两年,我开阔了眼界,也积蓄了能量,从一个学徒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掌勺’ ”

  学有所成艰苦守梦

  学有所成的朱炉地没有回家乡,而是在杭州找了一份工作。和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样,打算在大城市里闯出一片天。慢慢的,他的事业步入正轨,但依然放不下老家的爸妈,再三思虑后,他回到丽水。但朱炉地始终觉得离家不够近、爸妈无人照顾、加上自己也拥有了一定的手艺,于是,他决定回庆元发展。

  在外学习的这几年,朱炉地并没有积攒多少钱,回庆元后,他更是一时没了收入,但他不想放弃厨师梦。就在他一愁莫展时,他爸妈拿出养老钱,并帮着向亲戚朋友借钱,终凑齐了5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就这样,朱炉地在县城老车站边,开了一家小炒店。

  那一年,朱炉地的感受只有一个字——“累”。买菜、洗菜、切菜、烧菜……全都他一个人包揽,常常是从早上6点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认识朱炉地的朋友都说,那时,朱炉地就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买菜讨价还价也就罢了, “过分”的是连泔水都不放过:晚上营业结束后,他还一个人载着泔水去喂猪。对于这事,朱炉地笑着说,“不管怎么样,这也是一笔收入。当时之所以那么拼,一方面是心理压力实在太大,另一方面也是内心梦想的坚守。”

  一年后,生意日渐好转,朱炉地转让了小炒店,转战中高档美食,但因各种原因,都以失败告终,那时他欠下了7万多元债务。深刻认识到不足的朱炉地,从头开始,兜兜转转去了好多家饭店工作,但最终决定做精品美食,用心管理好一家酒店。于是,他来到县城工贸美食城,当起了厨师长。

  研发“食用菌养生菜”

  工贸美食城老板娘喜爱素食,并常引导他烹饪“食用菌养生菜”。刚接触时,朱炉地并不理解。他认为,一家大饭店完全只靠食用菌养生菜支撑,是一件非常不靠谱的事,那样不仅会让原有客源流失,更可能让饭店陷入经营危机。起初,朱炉地甚至是带头反对,但老板娘依然每天吃素菜,以实际行动来影响他,并且多次和其沟通交流,这使得他开始接纳食用菌养生菜。慢慢的,他的灶台上,也出现了食用菌养生菜。

  据朱炉地介绍,真正让他下决心做一名食用菌养生菜推广者,是2010年的一次赴台考察。那时,29岁的朱炉地跟随我县食用菌考察团去台湾参观食用菌产业链,从培育、加工、烹饪到成品的各个环节,朱炉地都认真学习。

  “那10天的食用菌考察之旅,感触很深,也让我更进一步了解了食用菌。 ”朱炉地说,“作为一名厨师,一直追求着菜品的创新,而我对家乡那么棒的天然食材,视而不见,放着不利用……我是庆元本土厨师,我必须将食用菌文化进行推广,让它能够发扬光大。”那之后,他正式踏上了食用菌养生菜烹饪之路。在同年的香菇文化节上,他的参赛食用菌菜品——“蝶恋菇”获得了一等奖,这让他信心大增。后来,他创作的多个食用菌养生菜品又接连获奖。

  2011年,朱炉地与他人合伙开了“菌临天下”酒店,期间没有间断研究食用菌养生菜品。朱炉地说,每一道菜都得经过十多次实验,期间,团队的大厨会对摆盘、搭配等提出具体要求,直到所有人都认可,才会端上餐桌。“就如‘芋茸酿鲜菇’这道菜,只是简单地将芋茸填充到香菇中,再用油炸这一简单步骤,尝试的次数我都记不清了。总之,每一道美味的菜品,都来之不易。”朱炉地说。 “如果长时间推广同一款食用菌养生菜,会让顾客‘味觉疲劳’,而且能端上餐桌的食用菌种类并不多,因此,我们只能换着口味换着方式去烧制。”朱炉地说,从以前单样烧制的初级菜品,到现在大胆创新,结合药膳考虑营养成分和健康情况,搭配多种食用菌食材的高级菜品,都是他们努力的成果,也是他与团队的一次次创新和突破,使得新推出的菜品,都成为酒店的招牌菜……

  新路在他脚下延伸

  “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你日夜追寻的梦想。”这是朱炉地的座右铭。在他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式奖杯、证书和奖章,从菜品获得一等奖、特等奖,到个人获得“中国御厨”、“中国烹饪大师”、“亚洲名厨”称号,朱炉地一直向着梦想方面前行。他的食用菌养生菜,也引起了央视、海峡卫视、台湾乐升卫视等媒体的关注,浙江经视还邀请他拍摄《百菇宴》专题片,这对宣传庆元食用菌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效应。

  现在虽然改行做了厨房管理,但他还会经常下厨烧菜。“我心里仍然放不下厨师这个职业,更不会放弃食用菌养生菜的研究。今后,我将更注重‘食用菌养生菜’菜品精细化以及创新。在提高烹饪技术、保证菜品健康的基础上,研制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庆元特色食用菌养生菜品。”朱炉地说。

 

  记者手记:

  梦想就犹如一粒种子,播撒在“心灵”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开花结果。也许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会遇到无数坎坷,但继续向前,总会有实现的那一天。朱炉地说他很幸运,在逐梦的路上,有一个陪伴他前行的“大家庭” (团队和家人)。在我看来,一个有梦想,又懂得感恩的人,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将会走得更顺利。我相信,终有一天,他能带领他的团队,让“食用菌养生菜”,走出庆元、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编辑:方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