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正文
龙溪乡“治水”重治本
2014年04月30日 08:53  来源: 中国庆元网   作者: 记者 吴怡庆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垃圾源头细分类  过程可追溯  循环再利用

  “村里实行垃圾分类,村民将自家垃圾分开,我每天按时自觉运走。”日前,龙溪乡岙里村保洁员吴通庆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施行垃圾分类后,村民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不少,村庄街道垃圾也少了,他每天在垃圾清扫和清运上节省了1个多小时。

  记者在岙里村发现,乡里发放给村民的《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常识》资料上标注了垃圾的归类情况,一目了然,每家每户的垃圾都进行了分类。

  龙溪乡是农业之乡,河道最大的污染来自生活垃圾,“五水共治”难点也在生活垃圾,今年年初,龙溪乡组织乡、村两级干部赴龙游县大街乡贺田村考察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回来后,结合各村实行围绕“源头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减量处理再利用”,开展了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该乡专门为实施村每个农户配备了2个垃圾桶,每月为发放30只垃圾袋,并对每只垃圾袋进行二级编码,一级代码表示卫生责任区,二级代码表示户主代号,比如1区-1即指西溪村书记吴香。垃圾袋编码后,就像是给垃圾袋贴上了“身份证”,做到了“见袋知人”,方便了检查督促。这项“垃圾源头分类可追溯”机制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农户主动分类、按时投放的自觉性。

  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后,村里保洁员会定期定时进行统一清运处理。如建筑垃圾主要是运至村里的垃圾场进行填埋处理,一些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则拉到村里的沤肥房里进行处理,经发酵、降解后可以产生大量的有机肥料加以利用,这样不仅改善了农村环境,还让村民得到实惠。

  “垃圾经过处理后,可转变成有机肥。有机肥的使用,不仅降低了茶园管理成本还改善了茶园土壤质量。”鱼川村茶农吴汉森说,自从村里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后,为村民提供了不少免费的肥料。

  在实施垃圾分类处理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的自觉意识,各村还经常性开展宣传、教化、督导工作,尤其对村民垃圾分类处理实行面对面、手把手教化。部分村还积极开展了卫生家庭评选活动,并予以公开表扬及小额奖品奖励,切实调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处理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垃圾就地分类处理有效、低耗的运行机制。

  “从开始到现在才五六个月,成效还是不错的,现在基本上农户能够自觉按照规定去做。”龙溪乡副乡长刘文通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处理不仅能有效地管理各类垃圾,更能有效地保护水源。目前,全乡12个行政村中有6个村开展了垃圾分类处理。

  “下一步,乡里还打算设立有毒有害垃圾回收点,开展有毒有害垃圾有偿回收,切实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保护好水源。”乡党委书记陈掌军表示,接下来,乡里将根据自身实际,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并打算在全乡推行。

(编辑: 陈沛沛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投诉举报 | 联系我们
庆元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庆元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42  ICP备案号:浙ICP备200287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