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在调研城区“治水”工作时强调:
立足项目抓治水 落实责任看成效
3月6日,县委副书记、县长叶青在水利、环保、濛洲街道等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以松源河濛洲段“河长”的身份,深入各支流开展实地调研并参与清洁母亲河行动。叶青在调研时强调,要紧紧抓住“五水共治”的有利时机,进一步立足项目抓治水,落实责任看成效,通过“治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一大早,天空下着大雨,叶青穿着雨衣、雨鞋,手拿垃圾袋和铁钳,和水利局、濛洲街道各村的党员干部一起,冒雨深入大坑溪东瓜源支流的河道里捡垃圾。据了解,大坑溪包括东瓜源支流总长10公里,有70多户,300多人长期在这里从事食用菌生产。一直以来这里河道垃圾较多,污水横流,是“治水”工作的一块难啃的“骨头”。
“群众的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你们打算怎么处理?河道支流的治水工作如何开展?”叶青一边忙着捡河道里的垃圾,一边向有关部门负责人发问。在现场,叶青还就城市保洁问题、几大区块垃圾处理问题、垃圾中转站建设等具体治水“问题”进行了现场办公。叶青要求,各部门要将治水成果作为检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标准,统筹推进松源河流域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切切实实把这项民生工作做实、做好。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叶青对濛洲街道前一阶段的“治水”工作表示肯定,认为濛洲街道“治水”有方案、有措施、有力度,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
如何抓好城区的“治水”工作,叶青指出,群众观念、生活习惯转变难、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制度机制不完善是“治水”工作的难点和问题所在,我们要围绕问题找关键、抓重点、攻难点,根据我县实际,建立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体制与机制,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叶青强调,要立足项目建设抓“治水”,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有关部门要立足长远,采取切实措施推进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发展,在工厂化生产、区域性选址上要做到规划引领,做到“治水”工作和产业转型发展相结合;要紧紧抓住全省“五水共治”的有利时机,紧盯不放,积极争取上级更多项目资金支持,要着手兰溪桥水库扩建、城市防洪堤建设等大项目的谋划规划,以项目建设推动“治水”工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