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缝插针种毛竹 政策扶持助发展
冬日的阳光让满山满坡的竹海披上了亮光。日前,正在察看毛竹长势的百山祖镇合湖村村民刘昌会高兴地说,“10多年前在荒山上种了几株毛竹,现在已经变成经济林了。”
据刘昌会介绍,1996年,在政府的号召下,他在自家荒山荒坡上种下了20多株母竹,之后又前后栽种了40多株。如今,种下的竹子逐渐成材,成片的竹林为刘昌会带来了效益。
“去年,第一批30亩竹林里,部分成竹可以砍伐,虽然是全权托管于人,也还有3000多元的纯收入。没想到,过去的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刘昌会告诉记者,接下来,竹子收入会一年比一年多,种得多,镇里还有补助。
据了解,合湖片有林地面积10万多亩,其中毛竹面积7500多亩,待开发的山地资源较丰富,立地条件较好。为推动毛竹产业经营和培育,巩固这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10多年来,合湖片和林业部门联合,安排工作人员为毛竹种植户出资金、送资料、传技能,手把手指导,积极鼓励农民在房前屋后栽种毛竹,发展绿色经济。
2011年,合湖毛竹散种被列为县里的特扶项目,竹农可享受相关惠农措施:毛竹散种连片成活达每亩25株以上,母竹胸径4厘米以上的,1—5亩的每株母竹补助10元,5—10亩每株母竹补助12元,10亩以上每株补助15元。
惠农措施的保驾护航让竹农积极性高涨,合湖片黄水岙村村民周应清6年前在家门口的荒坡上种了30多株母竹,目前已长到300多株,今年他又在荒地上零星种植了87株毛竹。
“今年,合湖有200多亩的荒山、田头、空地都散种了许多毛竹。”百山祖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沈元寿告诉记者,每株毛竹种植成本15元,2年后,每根毛竹产生价值达30元,成林后每亩能增收400元,人均增收300元。
据县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合湖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都适宜发展毛竹。毛竹散种是一个投入少、管理方便,辐射面大、带动力强,又无风险的项目,不仅有利于荒山荒地整治,美化生态环境,而且还有利于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