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3年,800万元省特扶资金,用于100个来料加工示范点、10个示范村、4个下山搬迁小区加工服务中心建设
日前,记者从县农办获悉,2011-2013年,全县将安排800万元省特扶资金,建成100个来料加工示范点、10个示范村、4个下山搬迁小区加工服务中心,带动100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发展1万名低收入群众从事来料加工,实现年加工费超亿元。
来料加工114工程是省特扶项目之一。县妇联主席叶春梅告诉记者,来料加工作为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将来料加工业列为重大民生工程予以统筹规划,安排8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来料加工业的技术培训、设施建设、鼓励扶持加工示范点和示范村等项目。
目前,全县从事来料加工人员31400人,实现来料加工费收入12018万元,人均加工费收入4010元。
同德新村距离城区4.5公里,小区内有个来料加工服务中心。2月1日,当记者来到该服务中心时,50多岁模样的胡尚花正在做围巾加工。她说:“来料加工不误农活和家务,而且有一笔稳定的额外收入,可以补贴家庭的日常开支。”
据经纪人吴宗秀介绍,由于来料加工工序简单,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因此深受一些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村妇女欢迎。她的加工点常年有工作10多人,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20多岁。多的一个月可以赚2000多元,少的也有七八百元。
随着来料加工业越来越红火,一些竹木龙头企业也将生产车间延伸到农户家里,既降低生产成本,又促进农民增收。浙江三禾竹木有限公司将拉漆、竹筷坯、蒸板坯加工等工序外包给农户,使得同德新村200多位留守家中的“5060”人员,每月也能拿到1000元左右的工资。
目前,全县来料加工业的覆盖面和惠及面进一步扩大,许多经纪人在传统来料加工的同时,还自行设计新款式、新花样,自创产品。还有部分经纪人已做成进料、加工一条龙,发展空间越来越大。更有一些出色的经纪人完成“角色转换”,有自己的货源供应商、管理设计团队、销售渠道,形成产业化发展格局,走在全市前列。
为促进我县来料加工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妇联等部门积极协调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解决女性创业资金的瓶颈问题。据统计,2011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来料加工经纪人提供小额贷款208万元。
如今,来料加工业已成为我县城乡妇女创业致富的重要产业,不少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通过来料加工,增加了收入,找到了自身价值,促进了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