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正文
山村投递员的走邮生活

2011年12月02日 08:39   来源: 中国庆元网   作者: 记者 吴博凌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开栏语】:在菇乡大地上,有那么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却为我县城市发展贡献着微薄的力量;他们工作辛苦,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或乡村投递员、或足浴工、或殡葬工……平日里,这些职业在我们的眼中是一番模样,当记者亲身去体验这个职业的时候,会发现,原来还有另一种神态。即日起,本报开出“记者走基层——我的体验日”栏目,深入基层,体验这群人的生活。

    在我县一些偏远地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穿梭在山间小路上,每天翻越几十里山路,为村民送去信件、包裹,他们就是山村投递员。

  举水乡月山村的吴知金就是其中一位。他14岁开始从事邮件投递工作,在举水乡27个山村之间来来往往,一做就是39年。11月25日,记者和他一起行走了那段山间邮路。

  当天的天气阴湿。我们整理好一天要派发的信件、包裹,大概70多件,还有一叠报纸。这时,吴知金又将几包洗衣粉、肥皂等生活用品一并放入邮袋。记者纳闷了,送邮件还要带上这些生活用品吗?

  看着灰蒙蒙的天,吴知金递给记者一件防雨服,骑上摩托车我们就出发了。山路盘旋起伏,随行搭载记者的邮政工作人员吴振华告诉记者,没浇筑水泥路面的时候,投递员只能步行于山路间,有时只为一封信,要走上半天的路。

    行驶了10公里左右,我们来到了庄徐村,记者跟着吴知金到村口吴训方家送报纸。送达报纸后,吴训方拿出了女儿非转农的申报资料,请求帮忙办理,这让记者有点不知所措。在一旁的吴知金了解情况后,接过材料说:“明天帮你交到镇里,我们先走了。”

  快到正午时,我们到了蔡地村。吴知金拿出之前放进邮袋里的生活用品,给村长和村民们送了去。“村里面没有商店,平常就顺带帮着买点东西。”吴知金说,每次走邮,都是带着邮件而来,受着嘱托回去。

  山间投递,吃饭没个准点,时间久了,村民们都乐意请投递员到家中吃顿便饭。今天这一顿,我们在村长胡星件家里吃。

  饭间,胡星件对记者说:“吴师傅挺不容易的,刮风下雨,往来于我们这十几个山村几十年了。‘笃笃,笃笃’他摩托车的声音我们都听得出来,只要听到车声,附近的村民都很乐意出门看看,并和他聊上两句。”

  由于下午还要赶好几个邮点,午饭后,没来得及休息片刻,我们又启程了。可能是天气渐冷的缘故,试了几次摩托车始终发不起来。这时候,几个村民跑过来,帮忙推了一段,马达“轰轰”的声音渐渐顺畅了起来。

  “要是在半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怎么办?”

  “这个经常有,山路高高低低,找个高点的岭,往下一滑,一般就可以了。”说完,吴知金踩上油门,驶了出去。  

  下午的路途较远,行驶在盘绕交错的山路上,每一个岔口都“似曾相识”。几站过后,我们到了荐坑村,这里是走邮的固定点。“这村原来有百来户人家,这几年村里的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都是些老人,村里冷清了许多”。

  这个村的邮件包裹不多,我们给吴远行老人送去子女托带的保健品之后,给村支书送去报纸的同时,将邮路排单上荐坑点的印章盖了过来,这一天的“硬任务”也就完成了。

  返程一路轻骑,在一个岔口,吴知金停了下来:“我还要去黄山村并翻岭到大丘下去送信,现在时间不早了,你们在这里回去吧。”与记者道别后,吴知金一人驶了出去。

  记者和吴振华骑着摩托车打道回府,冬日的寒风很刺骨。吴振华说,从黄山村到大丘下要徒步翻岭,光来回就要1个多小时。看着灰蒙蒙的天,此时已近17点,估计吴知金送完大丘下的书信后,肯定要摸黑了。

    据了解,像吴知金这样工作在山区的投递员在我县共有30多位。他们平均每天投送的邮件包裹不过百件,但都散落在大山里的各个村落。他们每天行驶的山路超过百里,但依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作为山里与山外的“纽带”,他们不仅充当了山民们日常生活的好帮手,更成为山民们精神世界里的一份期盼。

(编辑: 吴博凌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我们
庆元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庆元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42  ICP备案号:浙ICP备200287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