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举水 共享和谐生活
近年来,举水乡党委、政府围绕“生态立乡、特色兴乡、旅游富乡”的发展战略,以实现民富乡强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初步形成 “三区一带”为基本框架的生态发展基地,培育香菇、锥粟、中药材、茶叶、高山蔬菜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有机绿色农产品基地,提升了生态文明水平,促进了生态、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2010年荣获“国家级生态乡”称号。
一、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
坚持生态立乡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展“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农家乐”开发项目建设。通过实施农村垃圾集中分类处理、大力推广沼气等新型能源、整治化肥农药污染、整治河道池塘污染等措施,全面推进环境卫生洁化工程、亮化工程、绿化工程、墙面白化等重点工程建设,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自2004年以来,投入资金300万元,建设1.8万亩的生态公益林,县级以上封山4.4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03年的82.7%提高到85.3%。全面落实生态公益林管护责任制,生态公益林的林分结构得到优化,生态林建设向“建设生态、经营生态”方向迈进。投资100余万元,建设笋竹两用林5870亩,开通竹林便道30公里,改善竹产业发展条件。月山村成功评为“省级林业观园区”。
三、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产业规模,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着力提升食用菌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生态型农产品。将中药材作为该乡的特色产业,珍稀药材种植面积达1200亩、锥栗园区种植面积4018亩、茶叶种植面积2310亩,成功引进西湖莼菜、茭白、粗米等新品种。在高效生态农业进一步壮大的同时,促进农村就业结构调整,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了农民现金收入,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
四、开发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生态旅游经济。
完善生态旅游基础建设,建设月山村民休闲公园,建设月山晚翠观景平台、后坑冰臼厅,对如龙桥、吴文简祠等文物点进行修复及环境整治,修复巩固如龙桥桥基河堤,栽植景观植物和草皮,在如龙桥边建了占地800平方米的荷花塘,烘托如龙桥主体建筑。在举溪上建了4座集观赏和水利功能的拦水堰坝,放养观赏鱼类。不断挖掘乡土文化,加强“月山春晚”推介力度,将春晚打造为“对外宣传的平台、群众娱乐的平台、移风易俗的平台”,增强群众的生态创建观念,提升月山旅游品牌,月山春晚2010年获文化部群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