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庆元支站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庆元旅游 > 旅游景点 > 梦幻古廊桥
廊桥遗梦
  http://www.zgqy.zj.cn 中国庆元网   2010年08月10日 09:22 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 

    庆元先民在充满生机的热土上繁衍生息,留下许多历史遗迹。尽管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当我们拂去岁月的尘埃,这些历史遗存所承载的信息,还是让我们感受到先民的勤劳和智慧,不由得惊羡他们诗意、富足的生活。当我们展示这些美妙的历史遗存时,你会觉得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庆元廊桥以数量最多、时间最早、级别最高、造型最好而在浙闽廊桥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据庆元县志载,庆元原有230余座廊桥,2004年廊桥普查时尚有98座,其中木拱廊桥22座。庆元廊桥集山、水、屋、桥于一体,既美观实用,又有深沉的民俗文化渊源,人们在惊叹自然造化与巧匠神工之余,又能激起缕缕思古之幽。从建筑学的角度看,庆元廊桥融传统楼台轩榭的建筑风格和造桥技术于一体,廊屋部分檐牙高啄,钩心斗角,桥身则单孔横跨,缺月欲圆;从视觉的角度看,廊桥之美还在于山水之胜,在深山清幽之所,在绿树掩映之间,一座阁楼高耸的廊桥忽然映入眼帘,让人有如入蓬莱仙境的感觉。水为山之魂,水为桥之侣,桥下或碧水潺潺,或深潭如镜,或猛浪奔岩,远远望去,整座廊桥如长虹卧波,又似蛟龙出水,与周围的山水构成一幅优美的天然画卷;从廊桥的用途看,有的用于村庄拦护风水,有的作为善举的凭证,有的用于交通。不管其用途怎样,由于历史久远,每当登临时,总会临风怀想,感慨良多,你会想到多少个风清月朗之时,青年男女待月西厢,在廊桥中幽会;你会想到多少次少妇送郎,依依惜别,留下许多深闺春怨;还有挑夫健妇的足迹及落魄书生和失意商人的身影。

    【高阁倚崮“咏归桥”】

    咏归桥位于松源镇生态公园和濛洲公园之间,全长38.76米,宽5.5米,净跨21.7米,矢高8.8米。桥面廊屋计8间,东端桥台设一座重檐二层楼,名“补天阁”,阁楼内南侧有曲梯可上二楼,西端桥台设有桥亭,东、西各开圆门,并以条石台阶可与江滨路相接。据光绪版《庆元县志》载:该桥为元大德年间始建,称“兴贤桥”。明天顺四年重建时,因以龟石为梁而名“咏归”,不久遭水毁。明万历三年又建,明崇祯十五年知县杨芝瑞再建,筑双桥于左右,并改名“杨公桥”,两桥间有“补天阁”、“小蓬莱”等附属建筑,廊屋、桥亭、楼阁重檐飞翘,气势轩宏,造型古朴优美。清顺治五年左桥冲毁,以后又几经改建。乾隆十五年,知县邓观拆该桥之半筑北门桥,到了民国,左侧松源溪主河道一端仅留“草桥”(简易木桥)与咏归桥相接。咏归桥之名,还有说法是石龙潭中有巨石形似乌龟,泳于潭中,“咏归”之名应由“泳龟”而来。另有一说是,咏归桥曾是学子上学的必经之地,取《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意。

    该桥横跨于竹坑溪与松源溪交汇处,西靠球山,东枕龟石,极尽球山之势,松水之美。如今双溪交汇处的石龙潭已形成人工湖面,碧波荡漾,犹如明镜初开,山光桥影,美不胜收,颇有两水夹明镜,一桥落彩虹的意境。向晚时分,游人如织,曾有游者歌之:“西下残阳熔暮色,初升皎月蝉娟,长虹静影卧龙渊,亭台冥色里,烟柳俯清川,信步咏归疑梦境,良宵美景难全……”

  【鸳盟永结“如龙桥”】

    如龙桥位于举水乡月山村,是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横跨于举溪,呈南北走向,因其态势与后山脊的古松林依稀相连,桥似龙首下倾,故名,始建于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桥内由数十根粗大圆木纵横组合铆接而成,形成架设廊屋的拱骨平面。桥长28.20米,拱跨14.10米,桥宽5.09米,矢高6.80米,上盖庑廊11间,以木板铺垫,两次间设有木凳供行人小憩。桥北端建钟楼一座,南端设桥亭,当心间设神龛,旧时为祀奉大禹神之所,两端置阁楼,桥中置“如龙桥”匾额一块,“如龙桥”三字遒劲有力,相传为七岁幼童所书,当心间随脊枋上有“明天启五年岁在乙丑四月十二月乙丑谷良旦吴门从新修造”等二十五字墨书题记。如龙桥结构复杂,工艺精堪,功能完备,建筑上颇具宋代遗风,是我国现存木拱廊桥中不可多得的典型范例。目前在国内已十分少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据庆元民间故事记载,如龙桥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相传举溪两岸同住吴陈两大家族,我住溪之头,你住溪之尾,相处得倒也和睦。不料有一年大旱,吴陈两家为争举溪之水入田灌溉而大动干戈,从此结下宿怨。有一年,又是一个可怕的旱年,两家人为了溪水越争越凶,都拿着刀棍对峙在两岸,眼看着前辈人发生过的械斗,又要发生。这时,一方想出了比武夺水的办法,结果吴如龙和陈来凤各胜一场,平分溪水,暂时解决了纷争。

    在比武中产生了感情的青年男女又决定从银屏山上开渠引水,两家人同心协力,终于引来了山泉,保住了收成,化解了往日仇怨。第二年的八月十五,举溪两岸喇叭声声,吴陈两家喜气洋洋,吴如龙、陈来凤在乡亲们的祝福中,结成了美满的夫妻。为了纪念这喜庆的日子,吴陈两家决定修建如龙桥和来凤桥,让后世子孙和和睦睦,恩恩爱爱。从此,陈吴两家又和睦相处,互帮互助,日子越过越美,越过越甜。
三百多年后的今天,这美丽的故事如山中晨雾一样渐渐散去,唯有如龙桥和来凤桥还信誓旦旦的守着往日的诺言……

  【菇神余荫“兰溪桥”】

    兰溪桥位于五大堡乡西洋村,与香菇鼻祖吴三公的庙宇——西洋殿毗邻,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重修。据《庆元县志》载:相传古时有一兰溪人游历庆元,见此地群峰拱揖,四水归堂,是风水宝地,遂将其父偷葬于此,故将此地命名为兰溪。明万历年间,邑人募资在这里修建桥梁,桥建成后也因地名而名为“兰溪桥”。

兰溪桥为八字形单孔木拱廊屋桥,全长48.12米,宽5米,矢高9.8米,净跨36.8米,其跨度之大居同类廊桥之首。该桥桥面以卵石墁砌,有廊屋19间,两次间安木凳供人歇憩,廊屋两侧上、中、下铺钉三层风雨板,在上层两侧风雨板上各开启若干扇形小窗,既可通风又可凭窗观赏松源溪上下游的秀丽风光。该桥建筑规模宏大,保存完好,是全国单孔跨度最大的木拱廊桥。兰溪桥与西洋殿有机融合,已成为庆元的著名景观,景区内溪水环绕,林木葱郁,曲径通幽,酷似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仙境。

  【亚太遗产“后坑桥”】

    后坑桥又名红军桥,位于竹口镇北2公里的龙庆公路西侧,古时为龙庆古驿道咽喉。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系木拱廊桥,全长36米,面宽5.3米,矢高7米。该桥不但在构造上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还具有重大的政治历史意义。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此歼灭了国民党浙江保安团和庆元县保安团共600余人,取得了竹口战斗大捷,为先遣队北上抗日扫清了障碍。从此,当地老百姓习惯地称该桥为“红军桥”。2005年,以后坑桥为模本的庆元廊桥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卓越奖(一等奖)。2007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庆元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成为庆元廊桥走向世界的良好开端。

  【双桂连坊“双门桥”】

    双门桥横跨于济川之上,与其他著名木拱廊桥相比,似乎少了点宏伟与精巧。但正是这座看似平凡的木拱廊桥,是大济辉煌历史的起点,每当登临时,人们总会对这座笼罩在文斗光辉里的普通木拱桥油然而生敬意。据大济《吴氏宗谱》记载,大济肇基始祖吴崇煦创办“豹隐洞书屋”,请名师教导四子攻读应试文章,其长子吴榖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高中进士,这是大济村的第一位进士,时人称其“补天有术,掞月多才”,乡邻欣喜地在临清桥头加牌坊式桥门,以示庆贺和纪念。时隔十年,吴崇煦次子吴毂又于宋景祐元年(1034)登进士,十年内兄弟双双金榜题名,声名远播。蒙皇上恩准,在临清桥的另一头再设牌坊式桥门,建“双桂坊”,称“双桂连坊”,寓兄弟双双蟾宫折桂之意,并改临清桥为“双门桥”。

    “双门桥”还是我国现存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木拱廊桥,根据大济吴氏族谱记载,双门桥的始建时间应早于公元1024年,就从1024年算起,比北宋青州(史称木拱桥最早的发祥地)出现的虹桥早10多年,比《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早100多年,而且比现在各地发现的木拱桥始建最早的记录——闽清合龙桥早110多年,历史最悠久,引起国内知名桥梁专家和古建筑学专家及有关专业人士的极大兴趣。

  来源: 中国庆元网   作者:   编辑: 郑君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进入论坛 ]  [ 关闭 ]    
相关文章>>
 
新闻导读>>
跟着书记听报告|这些话鼓舞人心③
[评论员文章]五年成就令人鼓舞 宏伟蓝图催人奋进
中国共产党庆元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
中共庆元县第十五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会
县领导走访慰问金融财税部门
让庆元不负时代 让我们不负庆元
目标催人奋进 奋斗正当其时 ——党员干部群众热议党代会
“数”说这5年!这份成绩单,值得你我豪情满怀
“掌上”直播党代会
庆元交警2022年元旦“两公布一提示”
 
图片精选>>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我们
庆元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 庆元网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42  ICP备案号:浙ICP备200287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