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济村位于松源镇,距庆元县城2.5公里。到此肇基的吴氏先祖,历代尊师重教,崇文尚礼,人才层出不穷,使这个历史上不足300人的小村自宋朝至明代陆续涌现出26名进士,被誉为“进士村”。遗存金街、古道、古地道、卢福神庙、吴氏宗祠、木拱廊屋桥、明清民居建筑等诸多古迹文物。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因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著名理学家朱熹、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曾到大济讲学,民国时期,孔子南宗第七十四代奉祀官孔繁豪恭护孔子夫妇圣像,曾避隐于大济,死后葬在大济的仙宫山。
本来根据我收集来的资料,大济村和庆元小城应该有一条古道的,但一是时间来不及,而另一原因则是庆元的周围已经开始开发,城北一片开阔地公路纵横,早已找不到纤毫的古道踪迹,我们坐了一辆小三卡,大约20分钟,就到了村口。
崇煦公在开发大济前夕,于宋真宗戊戌十六年(998)在竹坑庄(松源镇西门村竹坑)不惜重金建造一座“豹隐洞”书堂,聘请名师教授四子应试制艺文章,长子吴榖在仁宗天圣二年(1024)登甲子科进士,次子吴毂在景佑元年(1034)登甲戌科进士。十年内伯仲双双题名雁塔,赫然名震乡里,时称“一门双进士”。
大济村还有“扁鹊卢医庙”,有100张特殊处方的考究:卢医香案间配置有处方号签筒一个,内盛100支号码签,供求医者使用,先求得号码签后,再向总务处对号领取处方。据有心人研究统计发现,其中:单方(一方一味药)的占42张;偶方(一方二味药)的占27张,复方(一方3—4味药)的占9张。以上共78张处方,仅用到中药58味,(果蔬均除外),用到参、芪、归仅二张处方,每方平均不到一味药物,用药份量最多不超过三钱(10g)。其方义之简,有异于今日之方剂。另有13张处方,暂称“杂方”因主义取用按摩(推、拿、捶、搞等)或用矿泉,雪水浴药物,药店难以买到,必需自备的药物,例:梁尘、腊烛蕊、女宝(用经布)、动物内脏等。尚有九张处方全无药物,其中三张处方是指妇女有喜、原本无病、绝症无病。有六张无药处方实质即《史记》记载的“六不治”症:骄恣不论地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进士村有历史各时期蒙圣恩封赠的牌坊:如吴榖、吴毂的“双桂坊”;吴兢、吴逵的“桂香坊”;吴崇煦因子封赠的“大理坊”;吴深“宅相坊”;吴彦申“八行坊”;明,吴儒“鸿胪坊”;吴潭“名登天府坊”;有不少牌坊在千年风雨中湮没,还有一些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人为拆毁,如“名登天府”坊等。和人为的破坏能力相比,自然的力量又显得太邈小了。
进士村的古民居有:明代民居有聿新堂,怀德堂,世德堂,裕德堂,华萼堂,日近天颜,玉洁冰清,挹清楼等;清代民居有达德堂,树德堂,庆德堂,寿德堂,修德堂,慎德堂,懿德堂,咸德堂,慎修堂,立德堂等(千百年间经火灾的几幢均系宏伟之建筑)这些民居都有一个牌楼式的大门。分别有石砌大门、砖石混合砌大门,砖磨制后砌成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