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绿护绿心系下游 “全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美名当之无愧
生态庆元一江清水向外流
浙闽交界断面水质连续11年达标率100%
庆元县浙闽边界主要河流水质已连续11年保持在Ⅰ、Ⅱ类或优于Ⅲ类国家水质标准,水质合格率达100%!这是庆元县环保部门日前发布的监测数据,一江清水向外流使庆元作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的美名当之无愧。
庆元县是福建省人民的母亲河闽江之源,上世纪90年代初的闽江黑水横流,当地百姓称江水和酱油一个颜色。下游福建省松溪县百姓,曾经为这污染的江水每年都向全国人大提案,要求整治这条福建省最大的河流源头,保证下游群众的用水问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闽江水质污染,10多年前,庆元县狠抓了工业污染整治,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下狠心关闭了造纸厂、化肥厂、染料厂、水泥厂这4个占全县当时税收40%的企业,使排污总量得到大幅度削减,并消除了这起一度因污染导致的省际环境纠纷。
庆元县加大环境质量整治力度,努力建设生态环境,取得良好的成效,2004年,国家环境监测总站根据卫星遥感数据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数据显示,庆元名列全国第一。
近几年来,该县全面实施《庆元县生态县规划》,积极开展万里清水河道整治和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全面开展一系列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先后上马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城乡垃圾集中处理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一大批环境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对工业污染、城镇环境污染、农业农村环境污染专项整治,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把沿生态景观带的竹口溪、松源溪、后广溪、杨楼溪约90公里长的河道划定为生态禁采区,禁止采砂取石和倾倒垃圾等行为,维护河道自然景观;积极落实环保审批权,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决。几年来,庆元县曾婉拒了20多家较大的企业落户庆元,防止重污染企业进入该县。与此同时,庆元县还把生态公益林扩面增划作为巩固生态建设的重点,仅今年该县新增公益林面积就达64.6万亩。目前,该县共划定重点公益林总面积达到了128.5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的51.04%。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使该县生态环境越来越好,11年来连续保证了一江清水出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