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的赴闽考察,亲身感受了海西发展氛围,亲眼目睹海西建设情景,令人鼓舞,精神振奋。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融入海西,准确定位,全面对接,谋求跨越。
一、融入海西 准确定位
融入海西是庆元的必然选择。我们曾想融入珠三角,把庆元的大量香菇、土特产品销往广州、深圳,同时把广州、深圳的电器商品运往庆元,轰轰烈烈搞了几年,也曾有过全国第一,但最终还是被边缘化;我们也融入过长三角,大批有识之士立志创业,发展庆元,千辛万苦,竭尽全力,但结果到现在我县的主要经济指标还是全省倒数第一,属欠发达县。是什么原因?我想大家都很清楚,是区位,是庆元所处的地理位置,制约了我们的发展,那根子是什么呢?是海西,是海西欠发展“带动”了我们欠发展。现在中央决定,加快海西区建设,这必将有力推动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联动,整体布局与区域协作,最大限度的得到发展,并形成以环渤海至珠三角整个沿海一线的新一轮发展。位于海西腹地的庆元,将从中受益,得到快速发展。县委把庆元定位为“桥头堡”,我认为是非常准确的。它不仅是福建闽北入浙的第一站,也是浙西南入闽通海的必经之路,随着海西区的逐渐建成和台海的和平统一,庆元的“桥头堡”地位将更加突出。当前最主要的是要站在“桥头堡”的高度,抓好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和对接,尤其是通海高速(庆寿高速,通往宁德三都澳港区),物流客运铁路(宁衢铁路经过庆元),庆景青县内通景等高等级公路,这些路将是改变庆元区位,当好“桥头堡”的必备硬件。
二、全面对接 谋求跨越
庆元要跨越发展,就要与海西全面对接,当前最主要的是交通和产业的对接。历史上台湾有过三波产业转移,分别是以轻纺行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石化行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以电子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台湾正进行第四波产业转移就是生产服务业向大陆转移。
宁德港是福建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其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近中期以大型临海产业建设带动港口发展,建成以工业港为主体的区域性重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超亿吨,集装箱突破100万标箱。目前,已在环三都澳区域落座的就有中海油、大唐发电、宁德核电等一大批中央企业,总投资近千亿元。二是中远期依托辐射纵深腹地的大型集疏运通道、开发海陆联运、水水中转和现代物流业,最终发展成为综合性国际深水大港,进入国家主要港口行列。
宁德港是距离我县最近的海港,直线距离只有100多公里,也是我县出海的最佳港口。如何做好产业转移和临海港口经济的对接,达到借港出海、借势发展、借力推动、借机跨越的要求,将是我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
一是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着眼未来5到20年,充分考虑工业化、城市化,异地农民转移、旅游、商贸、金融、物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庆元新区。
二是留足发展空间,沿龙庆高速公路延伸线两翼留足15-20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空间,包括低山缓坡开发,规划一步到位,开发分步实施。
三是强工展业,提升以竹木制品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健康食品产业,积极培育汽摩配件产业,全面对接海西、台湾、宁德临海港口优势产业。
四是招商引资,招大引强。确保引入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集聚化,集聚产业链接化。
五是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环境,简化办事程序,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氛围,做大做强庆元工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