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福建之行,进一步增强了对海西的感性认识,深感我县对接海西、融入海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发展海西,福建意识强、氛围浓。
宣传海西、聚焦海西、建设海西,一路下来,感觉福建发展“海西经济”意识强,建设“海西经济”氛围浓。
目标明确,思路清。每到一处,福建领导谈起他们的海西发展思路:近期打算,详细具体;远景目标,鼓舞人心。例如宁德市介绍城市规划时的“一个统领、两个带动、三步跃升、四位一体、五大功能”总战略,就显得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步骤逐层深入、发展梯度推进。
规划超前,起点高。福建规划 “海西经济”发展战略时,前瞻性、高起点、大手笔。如南平市聘请国内一流设计单位对闽北经济开发区进行规划设计,通过近三年来的努力,已把昔日的农地荒坡发展成为一个合同总投资达58.75亿元的现代化工业新区;延平区就将目标定位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中心强区”;宁德市则根据福建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海西“一线骨干”新定位,作出了实施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誓将宁德建设成为“东南沿海国际新型港口城市”、“国际一流码头”。
未雨绸缪,准备早。国家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西区的《若干意见》是2009年5月通过的,而实际上福建早在2004年就提出海西发展战略,距今已长达五年之久。发展战略、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早已在谋划,有的已取得显著成效。
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借势推动,加快融入海西步伐,尽快对接海西,尤其是对接宁德交通,因为宁德是最有希望、最具潜力的港口城市,我们对接了宁德港,也就可以借港出海、借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