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它存在于事物发展的量变质变过程中。机遇其实就是一种量,抓住机遇,就是把能促进事物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那部分量做准,做足,做好,而把阻碍事物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另部分量削弱,分化,乃至消灭,从主观上促使事物朝好的方向发展,实现事物发生根本性的质变。“机者,事物发生之枢扭”,抓机遇,就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机理,把握变化契机,创造质变转机的过程。
抓机遇要解决认识问题。识不明,则思不清,法不灵。机遇看似不可遇,不可求,其实是我们对事物发展的过程,趋势特别是规律缺乏认识,研判,导致信心不足,主动不够,从而机遇不多。庆元目前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亟待改善;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薄弱;生产力要素分散,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就业门路窄,增收致富乏力;区域条件比较差,难以接受发达城市辐射;发展空间严重不足,难以保障工业发展需要;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缺乏,尤其是财力困难;部分干部群众观念还比较落后,机遇意识比较差,但我们也有别人无可比拟的生态优势。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矛盾的优劣双方势力此消彼长,现在我们就面临国家推动“海西区”发展的千载难逢机遇,外因是影响事物变化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借“海西”之力,全力扭转劣势,庆元到了“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抢抓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发展”的特殊的,全新的历史阶段。“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我们要跳出庆元谋划庆元,吹响“南接海西区,北承长三角,当好桥头堡,实现新跨越”的号角,在谋“长三角,海西区”的大局发展趋势及机遇中,打好局部区域的主动仗,翻身仗。
抓机遇要讲究方法论。工作要抓重点,矛盾要抓主要,县委希望全县上下从分析研判上级政策和宏观经济态势中把握机遇;从研究周边区域发展变化中把握机遇;从龙庆高速等大交通项目上马将带来的变化趋势中把握机遇;从认清县情、明确区域发展的差异性、特殊性、特色性中把握机遇。要有特色的理念,个性的举措,打出特色品牌,差别竞争、特色取胜。从北承长三角,南接海西经济区的区域地位和发展过程中把握机遇;从全力营造创业环境中把握机遇。机遇不会从天而降,质变也非一蹴而就,量变需要有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发现机遇,创造机遇,抢抓机遇,积累机遇,做大机遇的过程。庆元即将迎来高速时代,我们要牢牢把握“高速机遇”,抓住这个牵一发动全身的大项目,积极谋划相关项目,掀起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高潮。
抓机遇还有态度问题。内因是决定事物变化的决定因素,没有人的主观能动,纵有良好的“天时地利”也是徒然。“不会抓”就要勤学习,锻炼抓机遇的思维,方法和能力。深入研究基层情况,深入研究政策导向,上下兼顾,着眼大局,小事做起,积累机遇,“君子藏器于身,待机而动”。社会各个层面的同志都要来关心庆元的事业和发展,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谩骂,不撒野,不搞恶意攻击,多谋庆元发展之计,多出庆元发展之策,多做庆元发展之事。对心存顾虑,担心失败而“不敢抓”要鼓励斗志,宽容过失,允许失败。思想解放要有新提升,开放融入要有新局面,战略推进要有新举措,产业培育要有新突破,项目带动要有新力度,制度创新要有新作为,改善民生要有新成效,队伍建设要有新形象,就是要鼓励敢创,敢闯,敢试,敢冒的创新精神,形成干实事,求实效,比实绩的良好氛围。有的同志对现阶段的问题也看得很清楚,或者还是具体部门的工作人员,但是得过且过,推诿扯皮,做太平官,当裁判员。“见机不遂者陨功”,“错失机遇是最大的浪费,丧失机遇是最大的不作为”。对在其位不谋其政这种“不去抓”的要实行严厉的问责制,形成鼓励干实事,奖励干成事,处理不干事的氛围,建设一支“善抓机遇、善谋项目、善破难题、善干大事、善为民富、善求自律”的干部队伍。从一个方面讲,抓机遇,创事业的过程也是组织锻炼,培养,考察干部的过程,“机遇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