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天下瞩目,它的崛起与庆元发展的核心利益紧密相连。作为欠发达山区的庆元,必须主动接轨,并在主动接轨中抢占先机。
抢抓机遇,就必须谋划未来,谋划未来要志存高远。
我们要突出谋划抢抓“海西”这个主要任务,全面开展课题调研,更要为庆元长远发展把好脉、开好方。一要志存高远,二要深入实际,三要务求实效。
志存高远,就要求我们勇于解放思想,创业创新,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使创业创新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庆元干群的内心深处,使创业创新真正成为庆元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习发达县(市)发展历程,就是冲破障碍、解放思想和不惧争议、勇于创新的发展历程。每一阶段的跨越提升,都是因为解放思想,抢占了先机。当前,庆元正面临着科学发展、创业创新的崭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资源要素制约趋紧、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以不惧争议、勇于创新的魄力和胆略,努力在创业创新,实践科学发展观上开辟一条新路,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先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
破除影响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更要立足长远,谋划未来,不断深化庆元的目标定位、发展思想和举措,对影响庆元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作出回答。
以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加快构建“北承长三角,南接海西区,当好桥头堡,谋求新跨越”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审天下之势”方可“应天下之务”。
当前,“海西区”的纳入、高速公路的即将上马,为成功实现庆元与“海西区”产业对接和辐射创造了有利地理位置。也就是说“海西”首先为庆元产品进入台湾、香港等地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此外,“海西”作为推动两岸经济技术合作与区域协作的主要平台,将更多承接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所以对接“海西”将为我县招商引资带来新的机遇。
两岸产业对接除了与地理位置有关,也与产业结构有关。随着庆元对接“海西”的进程进一步推进,庆元企业还将迈开赴台投资的步伐,从中发现更多机遇。
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庆元要实现低位突破,实现更好、更快、更全面的发展,就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坚持差别发展,凸显特色优势,努力将旅游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培育成新的增长点。根据这一思路,我们规划在“十一五”末及“十二五”期间,举全县之力,通过资源整合、招商引资、产业提升、文化链接等举措,着力打响“海西”腹地、长三角“后花园”的品牌形象。以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深化“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的发展战略。打造“海西”腹地、长三角“后花园”是一项系统工程。
虽然前些年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庆元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也积累了不少问题和困难,包括发展空间受制约、产业层次不高、项目推进难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促进发展。
今后,对庆元来说,战略重点是怎么加快发展、创新发展、集聚发展、借力发展、错位发展、保障发展。
加快发展就是要坚持强工展业,加快工业化步伐,拓展产业门类,提升产业层次,多轮驱动,多条腿走路,把经济总量做大。创新发展就是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办法、创新机制体制。集聚发展就是加快城镇化。要以城镇为核心,打造经济增长极。要通过建大城、建大镇、建大村,加快人口的集聚,让更多的人到城镇来聚集,推进城镇化。当前,要研究怎么样把松源、屏都、竹口区块跟产业集聚结合起来,尽快做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借力发展,就是要构筑新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大招商选资力度。错位发展,就是走差别竞争,特色取胜路子。保障发展,就是要破解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和体制瓶颈,保障大发展、大建设所需。六方面的发展,作为战略重点,具体地说就是“两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两新”(新农村建设和新兴旅游产业的培育)、“两网”(交通网和电力网)、“两建”(生态建设和平安和谐社会建设)。
当前,庆元正以崭新的姿态,通过解放思想,把精力集中到想创业、思创新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创业、善创新上,把目标锁定创成业、多创新上,牢牢抓住国家支持“海西”经济发展和我县交通、区位劣势的不断克服和消除的契机,主动接轨融入海西桥头堡,构筑区域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