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拌料、装袋、熏蒸、接种、发菌、摆棚……,连日来,在松源镇五都村的香菇生产基地里面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
“在这里干活的都是来自左溪镇木桥头村的地质灾害搬迁户。”村民胡惟国告诉记者, 2006年在桑美超强台风中受灾后,全村100多人都搬到同德新村。
“政府帮我们搬出来,住上新房,我们非常高兴。”村委会主任胡惟鹏说,村民搬到同德新村后,由于大部分人把钱都花在建房上,根本就没有资金发展产业,再加上因技术和年龄的原因,一部分村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为了让村民搬得出、能致富,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最后决定由村干部带头筹资,建香菇生产基地,吸收村民入股,解决全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搬迁出来以后,没田没地,想建个菇棚都很困难。”村民胡惟国说,前几年,也想依托城郊的区位优势发展香菇,因田地、资金等问题,一直没有做成。这次村干部带头建香菇生产基地,组织灾民抱团发展香菇产业,村民们积极性都很高。
“种植香菇是我们的老本行了,做这个,大家都很放心。”村支书胡守荣说,这次村两委建起香菇生产基地,基地采用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营销,产生的利润根据股份进行分红。让搬迁户自愿入股,没有入股的搬迁户也可以到基地打工,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 。
“在香菇基地打工,一天也能挣60多元。”村民胡青辉说,从3月份起,他和10多位搬迁户一直在基地打工,增加收入。
为了建这个基地,村干部们克服了很多困难。村民胡惟国告诉记者,当时土地租用问题是最大的困难,在当地人大代表帮助下,与五都村民一家一家商量,才转包了50多亩土地。
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劳作,目前,20多个大棚已一字排开,棚架上整齐地放着一排排营养袋,乡亲们正在精心地伺弄着,期待着今年有个好的收成。据村委会主任胡惟鹏介绍,这个基地,目前已有六户灾民入股,共同合资建成的,今年准备做30万段香菇和4万段黑木耳,总投资70多万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