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建委员代表财经贸易委员会的发言
所谓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就是采用工业化技术手段,在可控环境条件下,进行食用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实现食用菌产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食用菌生产摆脱自然束缚,取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最好途径。逐步实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中国食用菌行业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作为我县支柱产业的食用菌行业,要提高竞争力,避免在新一波的发展浪潮中被边缘化,就必须要顺应这一发展潮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推进食用菌工厂化。现就推进我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谈点意见看法。
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发展现状及庆元的差距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在全球已经发展了近三十年,在我国也有十多年的历史。法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食用菌(主要是蘑菇)工厂化生产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菇类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商品质量及经济效益要比我国高出许多倍。近几年来,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在建和已建的投产的工厂化车间,日产鲜菇已达1000吨以上,年生产能力40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主要以蘑菇、金针菇等为主,香菇生产的工业化水平还较低,处于起步阶段。
2006年以来,云南大山合公司开始探索香菇的工厂化生产,运用企业加农户的工厂化生产模式,大规模发展香菇生产。该模式是采取“抓两头、放中间”的运作方式,即企业组织菌棒工厂化生产和香菇统一加工销售,菇农进行出菇、采收管理。该模式有效的整合了企业、农户双方的优势,通过工厂化生产,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菌包生产、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实践证明,这种企业加农户的规模生产是近阶段实现香菇生产工厂化的最好方式之一,较适合在山区县推广运用。
然而,相对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发展趋势,我县以袋料香菇为代表的食用菌生产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后,总体上来说仍是采用分散栽培、家庭作坊式生产、自产自销为特点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工厂化生产在我县尚处于萌芽状态,与世界、全国先进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庆元食用菌生产在生产规模、人力成本、原料成本、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等方面已没有多少优势可言,甚至落后于福建、北方新产区。
庆元食用菌产业将何去何从?何以捍卫庆元香菇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县委提出的建立全国食用菌科研、集散中心的目标将如何实现?这一个个沉重的问题拷问着所有庆元人,迫使我们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实现食用菌产业新跨越。
二、实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重要意义
实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对促进我县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五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推进标准化生产。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生产方式落后,容易造成污染。我省已先后发生过二氧化硫、农残、重金属超标等质量事件;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的生产工艺如蜡棒难以禁止,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对产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采取工厂化生产模式,先进的生产标准将得以推广执行,上述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二是有利于山区农民持续增收。企业加农户的工厂化生产模式,降低了劳动强度,使农民从繁重的原料采购、菌棒生产培育、烘干、运输、销售中解脱出来,同等劳力可相对多管理几千棒,从而促进了农民增收。减少了劳动时间,菇农可以利用富余时间从事其他生产经营,增加收入。这种模式减少了成本投入,降低了农民的生产风险,改变了盈亏听天由命的状况,确保了农民相对稳定的收入。
三是有利于城镇化建设。工厂化生产有利于解决部分异地安置农户的生活出路,对促进菇农向产业工人转变,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四是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工厂化生产,集中灭菌、集中烘干等,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柴火消耗量,对生态环境保护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是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出菇后的废菌料经发酵等加工处理后,可作为绿色有机肥、畜禽饲料。企业可在生产基地建立饲料或肥料生产车间,回收利用废菌料,使食用菌生产废弃物得以高效、生态、安全的循环利用,既改善了环境卫生,又可变废为宝,增加经济收入。
三、推进我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建议
食用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食品之一,因其天然、绿色、具备保健功能而备受推崇,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食用菌产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产业发展事关民生,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山区农民的增收。特别是在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外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巩固提升地方传统优势产业,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证农民增收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庆元食用菌产业要突出重围,重振雄风,就必须消除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进一步明确食用菌产业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把握世界食用菌产业发展走向,调整发展战略,依托龙头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逐步实现食用菌产业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为此建议:
1、成立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协调领导。
2、制定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规划,明确工作思路和阶段发展目标。近期,主要以香菇、毛木耳等适合在我县规模生产的食用菌品种为主,依托现有的龙头企业,着力推广企业加农户的工厂化生产模式,争取每年扶持1-2家企业建设规模100万袋以上的工厂化生产流水线,实现菌棒(包)工厂化生产。就长远来说,随着我县区位条件的改善,要大力发展鸡腿菇、金针菇等草腐菌工厂化生产。力争通过8-10年的努力,建成一批食用菌工厂化周年生产企业,基本实现我县食用菌产业从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工厂化生产模式的全面转型升级。
3、建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库,着力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或引导本县企业投资建设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
4、加大扶持力度,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建议对实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企业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以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
5、整合县内国有资源(包括科研机构、农业,经贸等各部门的资源)和民间资源,建立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中介组织和企业联手互动机制,合力培育几家生产规模达百万袋,集生产、加工、出口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以提升我县食用菌产业竞争力,进而打造出国家级、世界级品牌,改变销售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6、要将带动就业与工厂化生产结合起来,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生活出路。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农民异地安置工作,已有2万余人在城郊安置,据保守估计其中有近20%的农民就业无门。因此,建议政府要大力扶持能带动异地搬迁农民就业增收的香菇、毛木耳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针对搬迁农民没有生产用地的情况,可依托龙头企业或搬迁农户组成的合作社统一租地提供给农户进行出菇管理。另外,根据一些食用菌如毛木耳屋外室内均可种植的特点,还可引导农户利用屋顶、闲置房等场地进行出菇管理,以获得相对稳固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