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益杰委员代表农资环委员会的发言
自2004年全面启动生态县建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水、气、声环境更加优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经济快速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1月20日,我县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生态办考核验收,在全市率先建成省级生态县。
省级生态县的创建成功,仅仅是我县生态县建设迈出的第一步。根据丽水生态市建设计划方案,要求我县在2012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县。全县干部大会期间,县委、县政府把继续深入推进生态县建设列为三大重点任务之一,明确提出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宏伟目标。我们农业农村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人员,对照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条件和指标要求,进行了认真分析。
一、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差距
根据调查分析,目前我县与国家级生态县五项基本条件和22项指标的要求,差距很大,任务十分艰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难度大。全县80%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命名是全国生态县创建基本条件之一。按照2012年我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要求,平均每年要创建4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而目前我县还没有一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2、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偏大。万元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低于3.5公斤是全国生态县创建的约束性指标之一。2008年我县的排放强度为7.57公斤。以我县GDP年均增长10%、COD排放总量年均下降3%计算,COD排放强度要到2014年才能达到国家级生态县要求。唯有加快生态经济发展,才能尽快降低污染排放强度。
3、城镇污水处理率低。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80%是创建全国生态县约束性指标之一。目前我县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为40%,且雨污合流,各乡镇所在地污水处理设施基本上没有配套污水收集管网,污水纳管率有待提高。
4、环保基础设施工艺水平低。目前,我县农村存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普及率不高,处理工艺落后的问题。生活垃圾以焚烧为主,且集中处置率低;生活污水处理以氧化塘、人工湿地为主,按全国生态县创建指标解释,这些工艺污水处理系数只有50%。
二、对策建议
1、立足实际,加快扩镇并乡撤村行政区划调整。近年来,我县通过实施下山脱贫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及劳务输出,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少数乡常住人口不足二三千。乡镇人口基数小,人口分布散,乡镇财力弱,公共资源共享率低,制约了我县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县委、县政府及时开展专项调研,对现有乡镇、村行政区划进行合理调整,将乡镇数量从现在的20个调整到10-12个。同时,要抓紧理顺现有移民的行政关系,促进集镇化建设步伐。
2、通力合作,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生态县建设的重要因素。建议县政府编制中心村整治规划。对创建条件基本成熟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合作,集中力量,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目标,村庄整治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3、创新机制,加快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步伐。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有6项基本条件和22项考核指标,与省级生态乡镇考核指标比较,主要增加了4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5项生态环境指标。建议县政府编制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实施方案,从庆元实际出发,制定分阶段的生态县建设的目标任务,同时制定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奖励政策,进一步明确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要求,明确各乡镇、各单位创建职责,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使之真正成为全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4、完善绿色创建奖励政策,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建议县政府进一步完善绿色企业、有机绿色食品基地创建等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污染减排技改,加快培育环境友好型企业。整体推进有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生态县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虽然创建全国生态县的任务十分艰巨。但是我们相信,有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牢固树立以发展的理念保护生态,用生态的理念发展经济,持之以恒地认真抓好各项工作,我们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目标就一定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