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各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营,工人们忙碌而有序,来自全国各地的运输车辆络绎不绝……春节过后的上班第一天,浙江梦天木业有限公司就接到来自全国300多家经销商的上千份订单。
去年,面对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等诸多不利因素,梦天木业仍然取得工业产值2.1亿元的不俗业绩。探究“梦天”成功背后的奥秘,公司董事长余静渊自豪地说,在危机面前“梦天木业”迅速调整结构、实行开源节流,向创新要效益,为企业发展赢得了利润空间。
“今年的企业就像斜坡中的球,如果不能形成向上的推动力,这个球就会滚入深渊而摔的粉碎。”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余静渊依然自信十足:“只有创新才是圆球上坡的原动力。”从去年5月开始,企业实施开源节流,向制造成本“动刀”,一场“革新战”在公司轰轰烈烈地打响。
“开源节流”的号召大大激发了员工创新的热情,公司各个车间都掀起“挖潜”的热潮。在木门车间,员工建议将门芯板裁板机合拼到配料工段,一年可以节约近3万元;在刨切环节,员工把刀具的原有螺丝眼前再钻一个螺丝眼,就可以将刨刀使用率提高20%,一年可以节约1.2万多元……员工们在20多道工序生产流程中共有50余项技术创新。
员工热衷小创新,企业投入大技改。2008年公司投入1478万元研发出新型木制品涂装法,生产率提高4倍,产地节省一半,涂装成本下降50%,并获得国家专利。一套投资100多万元的吸尘线路改造系统,每年节省20吨标准煤。将原本粗放式散热系统改成点对点自适应式散热,每年节省8.5万元。在引进自动喷漆线时,为充分利用废料烧制出来的蒸汽,公司让设备厂商将原本用电热丝加热的部分全部改用蒸汽加热,不仅大大减少生产耗电量,也实现了蒸汽循环再利用。
这些创新成果带来的效益似涓涓细流汇聚成“梦天木业”利润洪流。如今,公司的制造费用同比下降20%左右,生产周期同比缩短了近三成,亩产增效20%左右,“梦天速度”正在金融陡坡上逆势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