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节水节电”、“应该将垃圾进行集中处理”近日,记者来到玉田社区,听说是采访关于生态县建设的内容,几位老人就围了过来,纷纷为生态县创建出谋划策,而他们说得最多的是,生态县创建最终的受益者是普通老百姓,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为生态县创建出一份力。
生态县的创建也使得农村尽显“绿色”。在五大堡乡五大堡村,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浓密的树林中传出阵阵鸟鸣,村庄道路干净整洁,展现的是一幅和谐的乡村景象。据该村村委会主任刘光水介绍,2008年村里修建了2座公厕、4座污水处理池后,卫生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从而也促进了村民卫生意识的提高。村民从不理解到自觉摒弃陈规陋习。“现在乱倒垃圾的现象少了,村庄干净整洁了许多。”刘光水说。
“欢迎使用环保购物袋,如果使用普通塑料袋需要多付2毛钱。”这是记者在百大超市看到的一幕,他们用这种方式减少“白色污染”。百大超市负责人吴丽荷说,“限塑令”实施以来超市遵守相关规定,落实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现在塑料袋使用量下降了1/3左右。吴丽荷说,现在超市搞活动的话,还把环保购物袋列入赠品之一,目的是推荐大家经常使用环保袋。
家住后田的吴小妹以前去超市购物都要向超市索要塑料袋,现在她总是带上一个环保购物袋,“用环保袋不仅环保而且省钱。”吴阿姨说,塑料袋随便丢弃,风一吹就挂到了树上非常难看,而且塑料袋会产生很大的污染。“我们是中国生态第一县,可不能被塑料袋污染了。”
随着生态县创建进入冲刺阶段,我县市民也开始“拘小节”,从不乱倒垃圾到落实门前三包,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为菇城添绿。而一系列卫生基础设施的修建,也成了卫生保障基础。记者从县农办了解到,我县大部分农村都有了垃圾桶,并落实保洁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