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创建进度。
该乡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和财政资金的杆杠作用,多元化吸收社会资金,大力发展生态绿色经济,着力营造生态创建氛围,确保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顺利实施。截至日前,该乡已基本建成"三区二带"生态示范区,即: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区3个、锥栗示范园区4个、中药材种植示范区2个,笋竹两用林示范带、公路沿线生态林建设示范带2万亩。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根基。
自开展生态乡创建以来,通过上马污水处理设施、道路硬化、千万农民饮用水、有线电视广播"村村通"等工程,全面改变乡村面貌。目前,该乡已建成惠及1000多人的污水处理管网,硬化道路3756米,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
按照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实施方案,相继开展道路、庭院、猪圈、菇棚、水沟、河道等整治活动,设立村保洁员,定期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处置,杜绝乱堆乱放现象。
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营造和谐氛围。
采取聘用护林人员、签订管护合同、设置管护标牌、落实护林防火等措施,全面落实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充分发挥乡环境保护监管站职责,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五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深化群众意识。
把生态乡建设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利用月山农活秀舞台、文化宣传片、旅游宣传册等媒体,加强宣传,不断增强广大干群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同时,利用标语、广播等形式在群众中大力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逐步增强普通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