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坚持“治旧控新、监建并举”,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根据全省“811”环境污染整治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全县污染整治行动方案,开展对工业污染、城镇环境污染、农业农村污染专项整治,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完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增强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能力。通过三年努力,在丽水市率先完成全部乡镇所在地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6400多个,县城污水处理厂完成一期工程并投入运行,建成县城垃圾填埋场及其配套的垃圾渗漏液处理工程,完成空气自动站、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和环境监控中心建设。三年来,全县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均达90%以上,纳入定期监测的7个地表水段面均为II类以上水质,全部达到功能区要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基本符合国家一级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2005年为化学需氧量2000吨、二氧化硫800吨,到2010年分别再下降15.1%、15%。
2006年初,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我县一举关停了两家污染企业。一是吉利集团庆元吉庆公司,拆除了湿法纤维板生产线;二是庆元县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提前两年拆除机立窑,停止了熟料生产。
吉利集团庆元吉庆公司年产纤维板1.3万吨,年消耗木材近3万立方米,排放COD130吨,是全县水污染物第一号排放大户。庆元县水泥厂年生产能力为5万吨,排放二氧化硫200吨,是全县大气污染物第一号排放大户。
关停污染企业,体现了一个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庆元地处山区,区位条件差,工业经济比较落后,早年建成的造纸、染料、水泥、纤维板四家企业都是县里的重点骨干企业。九十年代后期,为了解决浙闽交界断面水质污染问题,相继关闭了造纸、染料两家重污染企业,而水泥厂、纤维板厂两家企业通过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得以生存。时至今日,为了全省“811”环境污染整治的大局,又一举予以关停。通过关停这些污染企业,极大地改善了县域的环境质量,特别是浙闽交界断面连续多年保持Ⅱ类水质标准,优于地表水Ⅲ类功能要求,结束了与下游福建省松溪县长达多年的水污染纠纷。但与此同时,带来的是税源的损失,留下的是大批工人失业的巨大包袱,从中充分体现出庆元县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一个识大体、讲大局的政府。这个“大体”,就是作为一个源头地区,不单单要考虑本区域的发展,同时要为广大中下游地区的发展负责,自觉地加强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个大局就是为了环境保护的大局,自愿放弃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现在的庆元山好水好空气好,被誉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这其中凝聚着县委、县政府对生态环保工作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凝聚着庆元人民对下游地区的无私奉献。
关停污染企业,更体现出庆元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庆元是全省的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任务非常迫切,但如何坚持科学发展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县委、县政府从县情出发,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较早地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坚决摒弃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关停这些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就是为了庆元能更好地发展,守住绿水青山就是今后的金山银山”,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使得我们一方面在关停污染企业中态度坚决,行动迅速,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在招商引资中坚持抬高环境保护的准入门槛,近几年没有新增一家重污染企业,确保了区域内环境质量的优良。与此同时,我县立足实际,充分发挥资源和生态优势,致力于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实现在保护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