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简祠位于月山村村头,系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文简”是因吴姓之祖吴翥曾受唐宣宗谥封为文简先生,后人为追缅先贤,建祠纪念。该祠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因遭兵焚,后由乡贤吴懋修发动举溪境内的大一公(吴希点)下的富二、富四、富五三房联名创建,清康熙五年(1666年)竣工,历时十三年之久。该祠与来凤桥相对,依山傍水,祠前有一古樟树,枝叶繁茂,亭亭如盖,取荫庇子孙之意。
古祠堂布局分三进,即大门牌楼、正堂、后堂,整体布局呈长方形,长33.4米,宽17.4米,整个建筑造型庄重古朴、美观大方。正门上悬挂“吴文简祠”匾额,两侧挂“文经”、“武纬”匾。从门楼正堂的间当设卵石铺砌的过道(俗称月石),两侧设天井及香灰房,上刻有“大明嘉靖元年”的砖刻题记。
正堂五开间,进深六间,明间抬梁式,正上面悬挂“务本堂”和“源远流长”匾额,用于庆典、集会、祭祀等活动。正堂至后堂之间设立天井,鹅卵石铺砌。正面设有石碑三方,石碑上介绍祖先生卒、官职和古墓座落的位置,以及每年清明祭祀须注意的事项。两侧设置13级台阶至上,系青砖铺墁,后堂系妥先堂(供放祖先灵牌),该堂依山势而建,重檐歇山顶、高于全村,如同祖宗在上,子孙绕膝。前廊与左右廊柱间设置美人靠。
祠内木质刻花柱础、万字斗拱和正堂构造,设计别致,构造复杂,粗犷瑰丽,古貌昂然,别具一格其建筑类风格确属罕见。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仅在闽北和浙西南地区尚有少量分布,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和考古价值。大量的牌匾、石碑、桅杆、灵牌、壁画在“文革”期间遭严重破坏,后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文简公后裔和宗亲捐资、献料,把该座古建筑修复还原。1993年经县政府审核批准,列入县级文保单位,1997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