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勤劳聪慧的庆元人民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传承启迪后辈的精神财富,孕育了丰厚的、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5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统一部署下,由文化馆及各乡镇文化站人员共同组成了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组,深入到我县20个乡镇的345个行政村,开展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收集、整理、掌握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步情况。
2006年列入第一批庆元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0项(县政府公布):
表演艺术类(5项):二都戏、唱灯、马灯、提线木偶、香菇功夫。
造型艺术类(4项):木雕、陶器、漆画、刺绣。
制作工艺类(3项):木拱廊桥营造工艺、银器制作、竹编。
传统手工技艺类(3项):香菇砍花法技艺、家酿红酒技艺、黄粿制作工艺。
民俗民风类(2项):社粿节、乌米饭。
民间文学类(2项):香菇的传说、忖忖乌传说。
语言文学类(1项):庆元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