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七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大会暨“中国·丽水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日”启动仪式将于6月5日至7日在庆元举行。
庆元县委副书记、县长田健晖在发布会上介绍,6月5日下午将举行“中国·丽水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日”启动仪式;6月6日至7日上午召开第七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中日韩三国代表作主旨演讲;6月6日下午举办农文旅招商引智投融资推介会,推介庆元资源和优质项目。
为了让与会嘉宾感受独特的“农遗之旅”,庆元还安排了实地展示“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的现场考察,编排农遗日组、农文旅组、东亚农遗组三组考察队伍,科学规划食用菌产业、文旅产业、农遗文化等精品路线,确保来宾能够真正感受到庆元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魅力的文化。
据介绍,本次大会呈现出多方联办更权威、农遗展示更多元、研讨领域更前沿三个特色亮点。目前,主办方已从建立联动推进机制、精心安排活动日程等方面作筹备,确保大会有序推进。
倡导社会各界关注农遗、保护农遗、传承农遗,形成“人人重视、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浙江省、丽水市高度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我市还通过法定形式将6月5日设立为“丽水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日”,届时将召开首届丽水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日启动仪式。
为地区农遗交流合作搭建桥梁。自2013年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在北京成立以来,中日韩立足东亚地区特性,在传统农业中研究发掘生态智慧,积极探索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新途径,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了许多现实可行的成功经验。
开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展新篇章。去年11月,“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成功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全球唯一一项以食用菌为主的农业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19个、浙江第4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一步展示了庆元作为世界人工栽培香菇发源地、全国首个食用菌产业基地在农业非遗中取得的亮眼成绩。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力量介绍,设立“丽水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日”,是展示“丽水农遗特色”、深化“保护、传承、发展”的有效举措。
省农业农村厅二级调研员朱国荣介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年发起的倡议,中国是这项事业的最早响应者、坚定的支持者、成功的实践者、重要的推动者和主要的贡献者。浙江省是最早的参与者,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一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庆元林-菇共育系统”成为我省第4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丽水也成为唯一拥有两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地级市。
田健晖说,庆元将从科技引领守护香菇之源,文化传承焕发农遗魅力,产业振兴赋能农遗盛景三个方面着手,续写“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的后半篇文章,让农遗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