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正文
逐梦小康·看湖山—— 白芨花开幸福来
2020年12月08日 10:09来源:庆元网 作者:记者 胡琦琪

  “你们眼前看到的这片林地种的是香榧和锥栗,底下种的就是白芨,远处的竹林、山林底下种的也是白芨。”张村乡湖山村党支部书记张继荣高兴地说,从前根本没人能想到闲置的山林里能种上稀缺中药材白芨,更想不到可以吸引将近2个亿的投资,满山的白芨竟变成了“致富草”。

叶松敏 摄

  湖山村位于张村乡偏北部高山地区,是一个交通不便、高山台地多的小山村,一直以来村民靠种植水稻等传统农作物为生。由于收入低,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只留下一部分老人。

范正欢 摄

  这样一个偏远山村是如何实现逆袭呢?湖山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村内土壤基本是黏土和沙土各半,土质松软,非常适合发展中药材,本地药用植物储存量也很丰富,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的挑战——缺少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

  2017年,依托当地的优质生态环境,湖山村通过流转山林、土地,在种植香榧经济林木的基础上,与浙江乾宁医药集团合作,共投资1.78亿元,大力发展香榧林下中药材白芨产业。

  白芨全身都是宝,其营养价值较高,除了常见的药用价值外,花朵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并且还是天然的生物粘合剂。白芨利用范围广泛,大大提高了它的经济价值,但是其生长周期比较长,种植以后第三年后方可采收。

  2018年,以“公司+农场+高校”合作模式,湖山村的白芨产业正式起步,具体由乾宁公司负责资金与市场运作,荣森家庭农场负责种植和管理,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所负责技术支撑。

叶光华 摄

  截至目前,湖山村联合乾宁公司打造的林下稀缺中药材种植项目已获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浙江省白芨特色产业小镇等荣誉称号,并成功打造占地面积4000亩,种植白芨、重楼等稀缺药材3000亩的规模化基地,其中,香榧林下种植中药材达1000亩。香榧与白芨的套种,能充分利用山地空间、整合资源、科学种养,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自乾宁公司落户湖山村种植白芨以来,村民既可以把自己的山林、山地转租给投资商,又可以为投资商打工,不仅可以得到租金,还能获得劳务收入。

  在白芨基地工作的村民,长期聘用的有6名农民工,负责基地内除草、施肥等管理,到了种苗季繁忙时,还要临时聘请工人80余名。这些工人的工钱都是按天结算,男工每天140元,女工每天100元,还有从库山村、吴坑村等邻村过来的村民包吃包住每天120元。

童晓峰 

  “我是白芨基地的长期工,一年下来平均有4—5万元的工资,比出去打工划算,在这里工作还能照顾家里,已经很满足了。”吴坑村村民吴乾良高兴地说。

  乾宁公司还在库山村打造了一个20亩的现代化浙西南稀缺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同时,新建70亩的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年驯化苗产能已达1500万株以上。

童晓峰 

  稀缺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是一个村集体增收项目,由原第五坑村、原澄湖村、原东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别投资入股4万元,所得部分收益归这三个村。乾宁公司主要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和销售。

  同时,乾宁公司雇佣本地村民进行日常管理,以“企业+农场+农户”模式催生了村民的内生动力,有效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提升群众自我“造血”功能,让村民实实在在地拿到工资收入。

  村里有项目,村民有事干,日子就能越过越好。“常住湖山村的村民有37户,劳动力相对比较缺乏的,到用工忙时都会到邻村去找人。”张继荣介绍,近几年,项目到了这里,产业不断发展,先后为120余户留守群众发放民工工资近400万元。

  张继荣不仅是村党支部书记,还是一位“农场主”。他在2014年流转了1500多亩土地,成立了荣森家庭农场,积极发展香榧、锥栗和珍稀中药材产业。

  到目前,荣森家庭农场已在湖山村流转土地1000亩,完成香榧树种植800多亩,待香榧结果,每斤干果预计能有100元左右的价格。荣森家庭农场与村民的合作以‘流转土地+收益分红’的方式,村民可获得每亩地35%的分红。

杨青 摄

  张继荣表示,一期稀缺中药材种植基地已投资4500万元,下阶段,将继续扩大白芨等稀缺中药材和香榧、锥栗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并继续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大力改善村容村貌,让村民享受到项目、产业带来的福利,真正能让村民富起来。 白芨不仅成为湖山村的一张特色“名片”,更成为带动农民奔小康、走向幸福的强力“引擎”。

    (编辑:范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