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2019)年祭香菇始祖吴三公文
维公元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十一日,岁次己亥,节适下元,四海宾朋齐聚,菇乡儿女云集,谨以至诚肃敬之心,牲醴花果雅乐之仪,致祭于香菇始祖吴三公之殿,辞曰:
万物化醇,絪缊玄黄,菌乃物精,自化弥长。赫赫香菇始祖,巍巍勋德昭彰。神功彪炳,承天地之仁德;声华遐永,济黎民于殷昌。南宋建炎四年,三公诞于龙岩,山川应瑞,草木呈祥。效之神农,百菌亲尝,肇开菇史,剁花惊樯。明初洪武年间,国师献珍,闻达朱皇,钦封三县,岁贡朝堂。誉之羹食公侯,福祚广被百姓,又封判府相公,秘技远播三江,行复奉为菇神,流芳百世,饮惠无疆。
星移斗转,鼓帆而航。香菇申遗,文润农桑,业之升级,由大而强。数万菇师,为扶贫之策,献之以技;为产业之旺,助之以骧。斯时也,菇业香盈百业,菇乡誉享八乡,更复馨播寰宇,名耀东方。
行古志今,负薪构堂。今日菇城,福祉恒昌。为人民谋幸福,蹄疾步稳,为民族谋复兴,凤翥鹏翔。建设美丽“大花园”,披星戴月,勇争最美“花骨朵”,纲举目张。生态立县,绿色新城衔远志;产业富县,香菇小镇赋华章;开放强县,亲诚惠荣著鸿光。寻梦养生,自然与人文共筑;争先进位,禀赋同机遇齐商。菇神光辉,天下弘彰,四海朝圣,欢聚一堂,和合世界,协洽万邦。
嗟夫!百山郁郁,松水汤汤,洪恩共缅,盛举同襄。祈吾菇神之威灵,助斯民于景运,佑菇业于焜煌。大而观之,政通人和之象;微而视之,安居乐业之康。祥云吐瑞,钟鼓铿锵,大礼告成,伏惟尚飨!
祭文是怎么写出来的,背后的含义说了啥?
按照惯例,祭文诔辞等古韵深厚的文章通常都是由“老先生”执笔。然而,今年的吴三公朝圣大典祭文却出自一位“80后”——39岁的作家姚传标之手,他是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丽水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我县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他写的《月山赋》被《中华辞赋杂志》选登,《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赋》获全国铜奖。
两个月前,姚传标接到撰写吴三公朝圣大典祭文的邀请。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创作,数次的调整修改,最终形成了这篇文质并重、丽词雅义之作,获得了行内专家的赞赏。
11月14日,记者采访了姚传标,他就今年的祭文进行了解构和解读。
“这篇祭文能够达到各方都相对满意的状况,不是我一个人的成就,而是多方努力的结果,也可以说是集体创作的结果。”姚传标说,为了创作今年的祭文,他重点参阅了历届吴三公祭文,请教了前几届吴三公祭文的创作者及省内一些辞赋家;在撰写吴三公事迹及颂其功德部分,参阅了有关于吴三公的历史文献,还走访了吴三公后人。
“历届吴三公朝圣大典祭文,从形式上而言有‘散文’‘古文’和‘韵文’等多种样式,但从数量上看,韵文很少,通篇押同一韵脚的更少。虽然祭文并不要求一定押韵,但是个人以为,能押韵更好,这样读起来更朗朗上口。”姚传标介绍。
在借鉴了历年祭文的基础上,创作今年祭文时,姚传标进行了一些创新。
该祭文总计592个字,大致分为四部分:歌其功、颂其德、承其志、展未来,既写出了香菇始祖吴三公的丰功伟绩,厚重之香菇历史,又写出了当下的一些香菇文化。
注重文辞的音乐美。此祭文有音韵之美,其美在于抑扬顿挫,声律谐协,该祭文以平水韵七阳韵为韵,采用骈体文形式,全篇以四六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参杂七字句,产生了变化和灵动;同时,开篇和结尾行文都作了一些变化,避免落于窠臼。
注重自然和人文历史交相辉映。首段“万物化醇,絪缊玄黄,菌乃物精,自化弥长。”引用《易经》语句,突出了吴三公人工栽培的历史意义。“赫赫香菇始祖,巍巍勋德昭彰。”总写吴三公的功勋。接下来写吴三公的出生及最主要的香菇历史。“效之神农,百菌亲尝”,与神农相比,突出了菇业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伏笔深邃,铺陈自然,精致提升,高度凝练。
强调现实意义。庆元是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作者能在有限的篇幅中把建设美丽“大花园”、勇争最美“花骨朵”等有机融入其中,可谓承古志今,更唱新声。
注重架构之美。其美在于起承转合,该祭文以史叙起,承接菇业发展,转写当下努力,末句总结提升;有节奏之美,其美在于长短疏密格,于长短句中,以精巧之构思,以四六句为主线,融情景于一炉,读之朗朗上口,吟之娓娓道来。
突出契合香菇节主题。本届香菇文化节的主题是“香菇的世界,世界的香菇”,为了突出吴三公的世界影响力,该祭文突出了全球视角,“复馨播寰宇,名耀东方”,表现了庆元香菇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合世界,协洽万邦”,则突出了庆元与世界的合作共赢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