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庆元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特稿   正文
活态传承让“非遗”活力再现
2019年11月10日 23:53来源:庆元网 作者: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菇民戏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 胡永香

  让菇民戏曲常开锣

  2019中国·丽水国际食用菌大会暨第十一届庆元香菇文化节民俗文化踩街活动即将到来,记者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菇民戏第五代传承人,也是此次踩街活动菇民戏方阵表演者胡永香处了解到,此次菇民戏方阵由50名左右的菇民戏爱好者组成,目前正在紧张排练中。节庆当日,演员们将身着戏袍,头戴凤冠,迎街款款而来,还将有白娘子和小青等戏剧造型等着市民的相机快门。

  菇民戏,即二都戏,出现于明朝中叶,发源于左溪镇黄岗村,是一具有悠久历史和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菇民戏最早为山歌式的地方小调,仅限于迎神庙会时祷告式的演唱。后来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庆元菇民吸收外地剧种曲牌和民间曲调,融入菇民戏,不断演变成今天以簧曲调为主的多声腔板腔体唱腔。

  翻开胡永香的“学戏史”。12岁时,胡永香跟着舅舅学戏,1958年进入宣传队(荷地区文工团),并于第二年开始排演菇民戏。“练嗓子、下腰、压腿,学艺的日子非常苦,功夫一天不练就会生疏。”回忆起年少学艺生涯,胡永香感触颇深。

  “我们去唱戏的时候真的很受欢迎,乡民们都到十里路外迎接我们。放鞭炮,飘彩旗,当时我们背着自己的被子是旧旧的,穿的衣服是土土的,但是村民们一见到我们,就争着抢着帮我们拿,我们都不好意思。”胡永香回想起当年送戏下村,脸上挂满了笑容。

  然而好景不长,4年后剧团解散,胡永香转行当了一名赤脚医生。可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将戏完全放下。“那些年,菇民戏都放在了心里,晚上小孩睡了,脑子里就会闪过那些场景,白天到菜地里,不自觉就哼唱起来……”

  2002年,我县恢复菇民戏。“找我排戏作指导,我当时愣了,就怕自己记不起来,但是只用了三天,围着灶台做饭的间隙就把《断桥》的台词背出来了。”接着几年,胡永香与庆元县二都菇民戏剧团的团员们重拾乡音,让拥有大量唐、宋古音和众多复杂声调的菇民戏又放异彩。

  在随后的17年里,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了解菇民戏,胡永香辗转各地戏台,《断桥》里的白娘子,《穆桂英挂帅》里的穆桂英,《拾玉镯》里的孙月娇都成了她最为熟悉的妆容。一出出脍炙人口的“好戏”,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婉转动人的唱腔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提携新人、培养年轻人、老戏新作、创作新戏是她传承创新二都戏的方式。至今,吴永香已经带领三批次、共计40多位徒弟。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不少徒弟如今已经能够独自挑起大梁,在各戏台上表演得游刃有余。

  “菇民戏以后要巩固发扬下去,就得靠大家来学。希望将来学校学生会唱,跳广场舞的市民会唱,就连下地劳作的农民也会唱。”胡永香憧憬道,她特别希望年轻的一代人也能够学习菇民戏,让这一庆元戏剧薪火相传,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哼哼曲”。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周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