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庆元丨“慶邑姚村”印章“回家”记
2024年05月29日 14:59来源:庆元网 作者:吴严林

  上周末,我整理书架时,几本“红本本”映入眼帘,其中一本是捐赠证书,思绪一下子又把我拉回了两年前那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2022年7月1日,我带着“慶邑姚村”印章来到庆元县香菇博物馆。我参观过数次香菇博物馆,但这次很特殊——由工作人员引领,从大门一层一层走进会客室,如此“庄重”,还是第一次。

  在铺着地毯的会客室里,馆长双手戴着白手套接过这枚印章,放入事先准备的盒子里。站在镜头前,我捧着三本红彤彤的捐赠证书,异常开心。

  其实,这是一群人的喜悦,也是热爱文化的有力见证。

  2021年12月22日晚,省政协《联谊报》记者周大彬、县文保所陈化诚,在庆元县乡土文化群中建议,准备从福建省松溪县乡土文化爱好者何理兴手中购买“慶邑姚村”印章。消息一出,群里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劝说其转让印章。

  在群里,何理兴历数印章的好处:设计巧妙,保存完好,仅此一件。收藏家、古董鉴赏家马未都曾说,在收藏界物以知为贵,印章上的文字让买卖双方洞悉信息,明晰价值。据说,为淘得此印章,何理兴硬是和朋友“磨”了几个月及送出了名贵茶叶礼品。他还推测是古代衙门的印信,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我认真研究后则用自己掌握的收藏知识反驳他:官家的印章有规定的制式,从印章的文字和形状看应该是民间的印章。

陈化诚/摄

  这枚印章长宽高分别为3厘米、1.6厘米、3厘米,形状不规则。印章设计巧妙以书卷纹为底框,书卷内刻文字“慶邑姚村”,文字隽永,笔力苍劲。经年累月的洗礼,印章放在手上已很轻。根据字体结构、木质的老化程度,我初步判断是晚清到民国时期文人使用的书画闲章。过去,黄田、竹口一带盛产毛边纸、瓷器等,产业兴隆,村民运输货物,需印章作为凭据,不排除具有村集体印信的功能。

  印文:“慶邑姚村”。“慶”的含义颇为喜庆。一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二是“福泽”。《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三是“德、善”。《书经·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邑:古时县的别称。前面两字的释义锁定庆元县。然而我翻阅材料,得知县域内姚村和姚家村不是一处。

  查阅光绪版庆元县志发现,姚村在庆元县境的北面,靠近龙泉县且位居交通要塞。据乡土文化爱好者沈亮介绍,姚村古称“窑村”,因其地产瓷器而得名,这在当地《李氏宗谱》中有记载。随着瓷业的衰落,姚村在宋朝末年出现了转机。姚舜明是南宋岳飞的舅舅,随带龙泉制瓷工艺迁居到大窑,其第六代孙从龙泉大窑又迁移到窑村,因文人的兴起后改村名为“姚村”。《庆元县志》中写道:“姚村为十二都之一”,曾是黄真乡政府驻地。该村聚落的分布形状呈团块状,村内有284户人家,共计923人。

  一百年来,姚村尽管几次乡镇区域调整,还依然在庆元版图上。我推想:姚村靠近福建省的浦城、松溪,地理位置特殊。越是环境特殊的人们,乡愁总是流淌在血液里,他们始终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是庆元县。庆元人自宋朝开始种香菇,自此走南闯北,体会过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因此,每每遇到开心的事情,便乐于分享,遇到困难更愿意寻求老乡帮助。正是这种互帮互助的原始精神,使得庆元人从古至今深爱着这片土地。远在他乡的游子,回望庆元的方向以解乡愁,听闻家乡的讯息倍感亲切,看到“庆元”二字总有说不完的家长里短。

陈化诚/摄

  “慶邑姚村”是何人所刻呢?我想,它或许出自文人之手,他在举手投足间早已把“慶邑”镌刻在心田,他或许想在自己的书籍里留下红色的印记,让后人永远记住庆元是自己可爱的家乡;它又或许出自德高望重的乡贤之手,他有先见之明,要把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名刻在印章里,让这光辉的名字永续流传在翰墨书香里。印章虽不是珍贵材质,但代表着文化的留存,历史的见证。

  一时间,群里对这枚印章的价值等讨论,也异常激烈。说实话,在那样的场合下购买老物件确实没有底,因为好东西往往物以稀为贵。在大家的助推下,想出了好办法:让何理兴以半卖半捐的形式出让。最后,我与周大彬出资买下这枚印章,并商定在适当的时候捐赠给博物馆,因此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县香菇博物馆收到捐赠品后,向我们三人颁发了捐赠纪念证书。“庆元有那么多关心、爱护乡土文化的人以及县委县政府对文保工作的重视,令我很感动。因此我愿意把心爱的印章转让给他们。”何理兴感叹地说。

  感念何理兴的“割爱”,转让了“慶邑姚村”印章,成就了一段美谈;感怀乡土文化爱好者们的支持、关爱,开启菇乡特殊印章的“回家”之路。

    (编辑:沈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