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庆元网 > 庆元文艺 > 乡土人文  正文
庆元:浙闽夹缝里的廊桥王国
2016年09月22日 10:44   来源: 庆元文艺   作者: 鲁晓敏  

 

  千年接力,为廊桥传承立下不世之功

  “深僻幽阻、舟车不通”。在《庆元县志》中几个简单的字眼道出了庆元廊桥的“身世”。缘于这里切割式河谷和激流的隔阻,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香菇产业带来的充足财力,它们联手为廊桥提供了绝妙的舞台。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机缘,使得不是水乡的庆元成就为“廊桥王国”?

  在庆元,修桥自古以来就是民间善举和官府政绩的表现,士绅阶层、宗族和个人都把修桥作为济世渡人的公德,从碑刻、桥记、族谱和方志中可见,大量的廊桥或宗族合建、或官助民建、或乡绅劝建、或个人捐建。一座桥可以让一个村落和一个宗族或者个人获得巨大的声誉,造桥者博得“乐善好施”的美名,被后人铭记在心。

  咏归桥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历史上屡建屡毁,屡毁屡建。今天的咏归桥与历史一脉相承,但它的历史今天已不大有人知晓,一个叫杨芝瑞的人隐在它曼妙的名字背后,只有在翻动县志时他的名字与事迹才会在尘封中抖动起来。明崇祯十三年,知县杨芝瑞发出倡议重建咏归桥,带头捐俸银五十两,并亲自制订建桥方案。《明史》记载七品知县一年的俸禄是四十五两白银,也就是说这个热心于公益事业的知县捐出了一年多的工资。杨瑞芝是个清官,在庆元多有政绩,可以想见,他的日子应该过得相当拮据。这座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应该叫做德政桥或者年俸桥,它不仅是普世渡人,更多的是教化和警示后来的官民,为官一方,造福百姓,哪怕是勒紧裤腰带,让家人跟着自己忍饥挨饿也值得。

  走在桥上,人影绰绰,迎面而来的人群之中似乎夹着一个穿着打满补丁大褂的老夫子,面目清癯,身形消瘦,但双目炯炯有神,铁板一样沉着的脚掌踩在桥板上,铜袖一般摆动的袖口卷起阵阵清风。或许他就是那个穷得叮当响的知县,或许是当年某一个捐资建桥者,或许只是历史中的某个过客。我这样想的时候,仿佛历史的某一个瞬间提到了面前。

  杨芝瑞、吴懋修等人只是庆元廊桥守望者的一个缩影,这样的人物不胜枚举,他们信仰因果报应,行善积德从来都是自觉行为,具体行动就是建桥、护桥、修桥、爱桥,把钱财、精神和信仰奉献在廊桥身上,这样的善举千年来从未间断。皇家宫殿在朝代更迭后往往被附之一炬,或者废弃,数百年后变成一堆残垣断壁,而宗族的力量则随着子孙的瓜瓞绵延得以延续,他们以举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廊桥,他们倾注了全部心血,将宗族的美好愿望以廊桥的形式展现出来。一座座廊桥在他们的手中矗立起来,祖祖辈辈延续着风雨廊桥的生命,廊桥成为后世与祖先贯通的载体,廊桥在他们的手中走向永恒。从北宋双门桥那个籍籍无名的造桥者一直到千年后的吴复勇、胡淼,一代代庆元人承袭了兴建廊桥、自觉保护廊桥的千秋大业。在漫长的接力过程中,一座座廊桥贯通浙闽山河,在依靠脚力与外界沟通的时代,廊桥为庆元的发展和繁荣打开了通途。

  即使位于发达的海滨省份,庆元廊桥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得以“独善其身”,得以大量保留。除了提及的名桥之外,相当精美的还有垅桥、半路亭桥、安溪桥、蛟龙桥、余地桥……然而,我走过30多座廊桥,除了当地人过桥,几乎难觅外来造访者。相隔不远的泰顺县,正在热火朝天地打造“廊桥之乡”,其廊桥已经名声大噪。然而,泰顺只有30多座廊桥,数量是庆元廊桥的三分之一,廊桥的年代、跨度、类型丰富程度均不及庆元。相邻的泰顺廊桥已是“天下谁人不识君”,而庆元廊桥还处于“养在深山人未识”的状态。这样一个真正的“廊桥王国”为何如此静谧?如此精彩的地方,为何如此远离喧嚣?

  庆元文联主席范敏姿给了我一个答案:“在庆元,廊桥是村落最重要的活动场所,老百姓在这里交流、娱乐、乘凉、休息,廊桥是我们日常生活组成部分。我们并不想过度地宣传廊桥,而是更加注重修缮和传承,保护与名气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名气大了,廊桥就要被过度开发,不利于保护,人多热闹了,我们的生活就会受影响。我们怕这样的矛盾,会发生在庆元身上。”

  提及庆元,不仅仅廊桥默默无闻,就连世界香菇发源地也鲜为人知,庆元人对身边的一切都是如此不经意,长期的筚路蓝缕造成了内敛的性格,山川阻隔形成了封闭的思想。他们似乎早忘却了自己“尊贵”的身份——庆元之名,本是源自八百多年前的宋帝年号。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在整个华夏大地两千多个县一级的行政区域中以王朝年号命名的地方屈指可数。除了古代的辉煌,其实当代庆元也不缺少新发现:上世纪七十年代,庆元亚高山地带发现了全球绝无仅有的3棵百山祖冷杉;1996年,日本学者秋谷裕幸教授发现庆元方言完好地保存着唐代以前直到商周时代的古语、古音;1998年,百山祖山区发现了野生华南虎的活动踪迹;2006年,月山村周边溪谷发现了华东地区最大的火山岩区和古冰川活动遗迹……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廊桥之外,在乱峰插云的“浙江屋脊”庆元,一定还有更多惊喜等着我们去发现。

  (原载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5.3期)

(编辑: 陈沛沛 ) 
©庆元文艺网
主办:庆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庆元网